工业兴市助推“创业在杭州” 创造品质之城 中新浙江网3月2日电 (记者柴燕菲陈瑜)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杭州是知名的旅游城市,事实上,2006年该市财政总收入的近一半来自于工业,“创业在杭州”有望成为“生活品质之城”杭州的另一块招牌。
在传统观念中,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是杭州GDP的主要贡献者,相关数据却显示,目前杭州工业增加值对全市GDP的贡献达45.67%;该市工业企业入库税收307.99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49.3%。全市工业企业提供各类就业岗位超过120万个,占杭州从业人员总数的37%左右。
据杭州市经济委员会赵纪来主任介绍,2006年杭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245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839.91亿元,同比增长25.7%,比2000年翻了两番以上;规模企业平均销售产值达9288万元,比2002年提高60%左右;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308.13亿元,同比增加28.4%。快报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有摩托罗拉、杭钢、东芝等8家企业。
2006年,杭州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571.48亿元,同比增长14.6%,工业产值超过东北三省三个省会城市产量总值。
赵纪来主任同时表示,在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实现销售产值1164.19亿元,增长44.8%,高出平均18.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销售产值的比重提高到17.3%,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2006年,杭州9个省级开发区和56个重点培育功能区累计开发面积达到19.77万亩,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39.56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948亿元,衙前等3个功能区(省级开发区)总产值超过100亿元。
在2006年浙江省新增的9家国际级企业技术中心里,杭州就占到了4家。另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3家,均创历年之最。截至2006年,杭州已拥有中国名牌32个,中国驰名商标20个。
2006年杭州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高位增长,出口额达67.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4.6%。
分管工业的杭州市副市长沈坚表示,预计2007年杭州全部工业销售总值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达到八千亿元,为此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两手抓”,建设国内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强化自主创新和增加工业投入“两手抓”,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性工业;开展长效服务与强化产业导向“两手抓”,提供高效亲商的投资环境;培育大企业和发展中小企业“两手抓”,打响“创业在杭州”的城市品牌;优化空间布局和发展循环经济“两手抓”,走具有杭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他同时坦言,2006年杭州工业4.5%的投资微幅增长对工业后劲影响非常大,此外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重化工业发展的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