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资讯宏观经济→新闻
    


16城市人均收入排新座次


cye.com.cn 时间:2007-3-5 16:21:19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邓旭 我来说两句

  16城市人均收入排座次 上海仍居首位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长三角16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分析报告显示,2006年长三角16个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7237元,位次变化明显的是南京市从去年的第11位跃升至第9位,增幅16.9%列第一;上海市居民人均收入则首次突破2万元,达20668元,继续领跑长三角城市群。15个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 
 
  收入主要靠工薪

  差距仍在扩大

  国家统计局对于这次的统计结果表示,苏浙沪之间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2006年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68元,比上年增加2023元;浙江7城市居民平均收入18606元,比上年增加1994元;江苏8城市居民平均收入15610元,比上年增加1967元。上海市居民收入高出浙江7市平均水平2062元,高出江苏8市平均水平5058元。江苏8市低于浙江7市平均水平2996元(2005年度江苏低于浙江2969元)。尽管这两年来江苏沿江各市的居民收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与上海、浙江地区相比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在扩大。

  从居民收入结构来看,工薪收入仍然是城市居民收入的主渠道,江苏8市与浙江7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中92.3%源自于工薪收入。数据显示:江苏8城市居民工薪收入低于上海、浙江。2006年江苏8市居民人均工薪收入10483元,增长13.3%,比2005年减少了5.8个百分点,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7.2%,比2005年下降0.6个百分点。上海市居民人均工薪收入16016元,增长12.1%,增幅比2005年增加了3.6个百分点;浙江7城市人均工薪收入13249元,增长9.0%,比2005年增幅减少了0.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2006年,长三角16个城市居民平均消费支出11801元,浙江7市居民平均消费支出12926元,江苏8市居民平均消费支出10446元,上海市居民平均消费支出14762元。江苏居民与上海、浙江居民相比,形成了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同步差距,除受收入总体水平的限制,消费环境、消费政策、社会保障程度以及居民预期收入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即期消费。

  区域鸿沟缩小

  经济低谷崛起

  长三角城乡发展、不同地区的发展已经出现从不平衡到平衡、不协调到协调的携手共进势头。区域内“经济鸿沟”呈缩小态势。这已经成为了诸多长三角专家的公论。

  2006年上半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70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855元,增长9.2%。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差距由去年同期的4.3个百分点缩小为1.7个百分点。

  上半年的数据同样显示,在江苏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差距也分别由去年的2.4个百分点、4个百分点缩小为0.3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表示:“苏浙沪入选百强县数量占全国近一半,不少农村地区已经出现‘微型城市化’迹象。目前,这一区域的农村经济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下正在实现瓶颈突破,伴随这一过程,农民收入也出现了加速增长态势。”徐长乐认为,长三角经济在经历了十余年高速发展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迅速上升,城乡差距将逐渐弥合。

  2001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江苏颁布《关于加快苏北振兴的意见》。两份文件从战略的高度对苏浙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提出了要求,给予这些地区相当多的扶持政策。

  苏浙两省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正在发挥效应。2006年上半年,浙江省丽水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去年同期增长28.7%的基础上增长19.8%。而来自江苏省发改委的消息称,2006年上半年,苏北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4%,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增长94.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1.4%,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6、39.8和17.9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方面,苏北与江苏全省保持同步增长,实现利润增幅高于江苏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

  对此,民革江苏省委对于缩小区域差距建议:扶持基础性行业,整合过度竞争性行业,开放、规范垄断行业,把加强宏观调控作为缩小行业差距的主要手段。对零售、餐饮、纺织服装等过度竞争性行业,加强整合,适当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对垄断性行业加大开放和规范管理的力度。对垄断行业,能放开的应坚决放开,适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竞争。对不能放开的,则采取规范的办法,将留归部门和企业的垄断收益收归国家财政。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第十届金手指网络奖征集中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