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提出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孟娜 邹声文)中国5日提出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等。
5日提交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查和批准的《关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了上述目标。这份计划有望在16日获得批准。
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包括: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排放的基础上,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财政收入4406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近几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都在10%或略高一些,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适当留有余地,是向社会传递政府的调控意图,引导各方面切实把工作重点和注意力放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质量效益上来,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速度,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
——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普通高等学校计划招生567万人,研究生42.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七点五。
——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改善。
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包括:
——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证经济平稳运行。2007年,中央财政赤字拟控制在2450亿元,比上年预算赤字减少500亿元;建议2007年发行长期建设国债500亿元,比上年减少100亿元;拟安排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资金804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250亿元;两项合计,中央政府建设投资总规模为1304亿元。
——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着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和集约用地;
——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认真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