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在报告中指出,在京津走廊建设一个大型航空枢纽,不仅可以解决航空能力的问题,在地面上,这个机场还会带来相关产业和城镇成长的机会,形成一座大型的航空城,有利于疏解北京和天津中心区的城市压力。
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教授穆学明同吴良镛的想法不谋而合。“目前正在动工修建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正好从武清通过,而这条城际铁路通车后,预计从北京到武清顶多20分钟。”穆学明说。
穆学明曾力推“京津一体化”。早在2001年3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穆学明就向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提出提案,建议将北京和天津合并,用5到10年的时间将京津地区打造成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
河北 廊坊选三址 备建第二机场
到目前为止,围绕首都第二机场选址的公开争论,主要集中于非官方领域。除了北京礼贤镇、天津武清区外,另一个呼声最高的地点位于河北廊坊。现在看来,不同声音已基本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赵民合处长分析认为,从北京的地形来看,机场场址最有可能落户北京的东南方向。因为北京北部、西部是山区,不宜建设机场,南部及东部郊区则设有军用机场,要首先保障军事需要和国防安全,因此很有可能将备选范围锁定在东南方向的天津、河北地区。廊坊恰好坐落于这一地段。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在廊坊地区,专家重点比选了旧州、曹家务、河西营三个地方,初步认为三地都有条件,都可成为备选场址。
中国博士后特华科研工作站博士胡战略认为,廊坊除了具有很好的自然条件,还有着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与周边地区有良好的共融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胡长顺博士分析认为,地理上,廊坊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自然条件良好。交通上,廊坊境内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可以利用。环境方面,廊坊位置适中,与周边地区有着良好的共融性。此外,选择廊坊有利于振兴北京南部地区经济,并保障首都安全。
人大代表建议 优先考虑廊坊
全国人带代表、廊坊市人大副主任佟淑芸表示:“如果河北、天津和北京修建机场条件都同等的情况下,我建议国家优先考虑经济发展缓慢的河北。”
佟淑芸代表说,京津冀三地,北京、天津经济都快速发展,唯独河北经济发展缓慢。佟淑芸介绍,廊坊距离北京才40公里,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快。经过论证,专家都认为廊坊的曹家务和旧州比较适合建首都第二机场。如果首都第二机场落户廊坊,将带动廊坊乃至河北省的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