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南堡10亿吨大油田怎样发现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5月3日公布,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10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这是40多年来我国石油勘探史上又一个最激动人心的发现。
5月4日,记者前往位于河北唐山市曹妃甸港区的冀东南堡油田采访。采访中记者发现,如此大储量规模的油田竟然出自一个有着30多年勘探历史、几乎被断定无油的老探区,出自一个有利勘探面积仅为1570平方千米的小探区,出自一个曾对外合作6年、两家外国公司勘探未果的探区。
大油田是怎么被发现的?勘探奇迹是怎样发生的?
转变勘探思路,“碎盘子”
变成“金娃娃”
渤海湾有7个油田,冀东曾是其中最小的一个。
中国石油集团有14个油田,冀东无论产量还是储量多年来都排在末位。冀东的探油者们曾经自嘲地说:冀东什么都好,就是少油。
冀东到底有没有油?
冀东探区北起燕山南麓,南至渤海5米水深线,西起涧河,东至秦皇岛,登记探矿权面积5509平方千米,有利勘探面积1570平方千米,其中陆上面积570平方千米,滩海面积1000平方千米。与勘探面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平方千米规模的大庆、胜利、克拉玛依等特大油田相比,冀东实在就是个小不点儿。
“小而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冀东油田首任经理翟光明的判断。虽然历经冀东人执着地勘探和艰辛的开发,冀东油田的产量多年在50万吨以下徘徊,最困难时可动用的地质储量只剩134万吨。
面对多年勘探未获重大发现,有人说,渤海湾盆地(含冀东油田探区)犹如“一只盘子摔在地上,又被两脚碾碎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散落在地下,仿佛一座勘探迷宫。
转折点出现在实施精细三维地震。他们选择了地质资料品质较差、久攻不下的老爷庙地区。结果令人欣喜:这一地区新增探明储量1360万吨,一举结束了该地区“有油无田”的历史。
这一突破坚定了冀东油田人的信心,他们不仅在陆上实施精细三维地震,而且把这种方法克隆到滩海地区,给南堡油田的发现奠定了实验基础。让人喜出望外的是,曾被称为“碎盘子”的南堡凹陷竟然变成了个“金娃娃”!
不要小看实施精细三维地震,这是破釜沉舟的一次努力,它在中国石油勘探史上是史无先例的。这样做,除了冒着巨大投入打水漂的风险外,还需要拥有否定别人、否定自己的勇气。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总经理周海民说:“精细三维地震勘探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转折点,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难度来自于思想障碍。首先,三维地震采集过一次,采完还不到10年,这就像盖完一栋大楼不到10年就要求重盖一样,是否一种浪费?区区10年间的技术差别是否大到值得我们再作一次三维地震采集?其次,三维地震采集成本高,当年每平方千米在30万元左右,这里的地下有没有那么多资源值得我们花这么高代价去采集资料?”
然而,它的背后却是中国石油勘探理念的一次重大转变。勘探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领域,为了让勘探技术人员解放思想、轻装上阵,中国石油在提出“加强前期、注重技术、突出重点、积极有效”十六字勘探工作方针的基础上,果敢地提出“勘探没有失败、探井没有空井”的理念。如果没有“勘探允许失败”这样勘探理念的创新,就不可能有精细三维地震的实施,也就不可能有南堡油田的发现。
除了实施全新的勘探理念外,中国石油还创新勘探思路。为了不让风险束缚住勘探人员的手脚,中国石油每年还拿出15亿元,设立了油气风险勘探专项和矿权保护专项投资,这些投资一律不纳入对油气田公司的考核,这对近两年一些探区的战略性突破起到了关键作用。从2006年开始,中国石油还设立勘探工程技术攻关专项投资,有针对性地解决物探和钻井等制约勘探的瓶颈性技术难题。
转变勘探方式,南堡凹陷发
现大油田
大规模的精细三维地震勘探令冀东油田绝处逢生,几十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复杂破碎断块油田”的南堡陆上油田,从此变成了较为整装的、有一定储量规模的油气富集区带,勘探开发形势柳暗花明。
冀东南堡油田发现大戏真正上演却缘于其勘探方式的转变。冀东南堡凹陷曾经拿出来与两家外国公司合作勘探,合作6年,两家公司打了几口井最终无功而返。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副总地质师董月霞笑言:“南堡油田的发现井———老堡南1井的井位,我们曾给其中的一家外国公司推荐过,他们没采纳。”
为什么两家国际著名石油公司与大油田擦肩而过?董月霞分析说,第一,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深层潜井,没想到南堡油田的油层恰恰在中浅层,目标选的不对;第二,他们没有对地质构造做深入研究,只作了几百平方千米的二维地震和约70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而这70平方千米又选在几个含油构造的中间,位置没选准。
2002年收回探矿权之后,在对详尽的资料进行了准确的分析之后,胸有成竹的勘探工作者选出了第一口预探井————老堡南1井,于2004年5月23日开钻。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支持下,冀东油田积极做着在南堡滩海大面积整体部署高精度三维地震的准备。
与之同步,2003年非典期间,冀东油田总经理周海民组织20多名地质人员一起对陆地资料进行重新认识。4个月下来,大家发现:在300多口井中发现大批以前漏掉的油层,而这些油层都位于中浅层。简单估算就吓人一跳:有上亿吨的储量。之后批准的3口探井,打完后结果和预想一样!
很快,陆地经验被复制到海上,中浅层成为冀东海上勘探的主要目标,精细勘探成为冀东南堡凹陷勘探的主要方式。除了大面积实施精细三维地震,他们还经过3年的攻关,实施了南堡凹陷三维地震资料大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项目,这一成果在滩海地区的勘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称,在南堡油田的发现过程中,冀东油田创新了一项理论————东部陆相盆地富油气凹陷精细勘探理论,这个理论包括精细三维地震勘探、精细区域地质研究、精细油田地质特征研究、精细选择钻井方式、精细测井解释、精细组织管理等内容,是世界先进勘探技术的集大成者,是一种勘探技术的集成创新,是在老探区找到新油田的必由之路。
当年7月,时任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总裁、现任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的蒋洁敏听取了冀东油田的勘探汇报,并要求加快滩海勘探步伐,争取更大发展,并当即决定对冀东的投资计划单列,不再限制投资———这在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是第一家。
发挥整体优势,浅海油龙横空出世
董月霞说:“这是我们第一口海上预探井,没有邻井资料,预测是非常难的,没钻出来时,谁都不能保证下面是什么情况。所以从钻开第一米起,我们就非常小心,动态资料做得非常细,随时反馈。”
对于冀东人来说,最兴奋的莫过于油气流从探井中冒出来的大功告成那一刻。
冀东油田公司南堡油田经理冯京海这样描绘道:“火炬点着时是最高兴的,说明有油了。大家都在跳,喊,得手了!得手了!让人去量油气量,量不出来,因为太激动了。量一次是780吨,不敢相信有这么高,再量一次还不敢相信,直到三次量了都是780吨才敢确信。”
这是2004年9月29日,钻井平台上的工人们本来都休息了,听说点火成功,全起来了,因为平台上不许喝酒,就拿着矿泉水瓶干杯。
油田规模到底有多大?紧接着的两口井都钻到了厚油层。
一个整装大油田开始浮出水面。在此之后,勘探工作紧锣密鼓地有序展开,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冀东就发现了规模储量达10亿吨的南堡油田,寻找多年的“金娃娃”终于到手。
冀东南堡油田目前共发现4个含油构造,基本落实三级油气地质储量(当量)10.2亿吨。其中,探明储量40507万吨,控制储量29834万吨,预测储量20217万吨,天然气(溶解气)地质储量1401亿立方米(折算油当量11163万吨)。
对着冀东南堡油田勘探成果图,中国石油股份勘探与生产公司经理赵正璋兴奋地说:如果将探明、控制、预测储量区域连起来,南堡油田简直就是一条首尾毕现的海底蛟龙!
回首多年来几经曲折的勘探历程,周海民说,勘探工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地下未知世界的过程,每一个油田的发现都是一次从未知到有知的成功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