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资讯宏观经济→新闻
    


上海十一五服务全国战略


cye.com.cn 时间:2007-5-16 8:41:3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上海规划“十一五”服务全国战略  
 
  本报讯 “十一·五”期间,上海将继续加大对口支援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帮扶工作力度,积极促进对口支援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5月14日发布了经市政府批准、由市合作交流办牵头制订的《上海市服务全国和对口帮扶“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做好服务全国和对口帮扶工作是上海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十五”期间,上海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坚持“立足大局、扩大开放、服务全国、互融共进”的指导方针,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积极开展合作交流与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进一步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制定的《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上海市服务全国和对口帮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首先,进一步形成促进对口支援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帮扶工作新局面。稳步增加帮扶投入,扩大经济合作领域,加大智力和人才支持力度,增强对口支援地区的“造血”功能,积极促进对口支援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其次,进一步完善区域联动发展的合作机制。拓展区域合作领域,增强区域组织功能,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要素流动,提升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

  再次,进一步发展与各地友好往来的互动格局。增进友好往来,扩大经贸交流,加强市政府驻外办事机构建设和服务各地驻沪办事机构工作,推进与兄弟省区市的全面合作。

  还有就是,进一步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构筑服务平台,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内涵,推进政策落实,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促进各种资源要素的跨区域流动。

  该《规划》明确了帮扶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如下内容:

  完成中央下达的对口支援任务。按照中央关于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要求,坚持“动真情、办实事、求实效”方针,完善工作长效机制。结合受援地区的实际需求,帮扶工作要进一步做到“三个能”,即能让贫困人群直接受益,帮助改善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基本生产、基本教育和基本医疗条件;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推动对口支援地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能让中央、对口支援地区和上海“三满意”。

  共同推进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综合经济带建设。推进实施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

  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继续推动上海产业、技术、管理优势与西部地区资源等优势的结合,进一步参与西部大开发。

  积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共同探索推进两地合作协调发展的路子,实现优势互补,共进双赢。

  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积极拓展上海城市服务半径,加强重点领域的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依托全国共同办好世博会。按照“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的要求,主动服务,积极参与,努力做好依托全国共同办博工作,更好地展示我国的整体形象。

  做好人才开发服务全国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东北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等精神,按照《上海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人才开发服务全国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发挥上海人才优势,认真做好人才开发服务全国工作。

  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促进上海和各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

  构建全方位服务平台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合作交流优势,加强本市现有各类服务平台的资源共享,延伸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促进形成服务全国的全方位服务平台网络体系,增强城市辐射集聚功能。

  加强与兄弟省区市政府间的友好往来。按照中央关于“东中西互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强与各地合作交流。

  上海拟建“上海商会”

  胥会云

  上海在外地的企业将有自己的“娘家”。昨日发布的《上海市服务全国和对口帮扶“十一五”规划》(下称《规划》)提到,上海市将探索依托市政府驻外办事处,在上海市外企业较集中的地区逐步建立“上海商会”。而其背景是,在上海服务全国和对口帮扶工作中,企业承担了重要的作用。

  “十五”期间,上海的跨地区合作发展迅速。上海市财政设立参与西部开发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到中西部地区开展投资合作,组团参加重要区域性经贸展示洽谈,签订合作项目1507个,总金额达到1534.7亿元;同时引导上海优势企业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制,签订合作项目147个,金额达307亿元。

  在规划中,上海服务全国和对口帮扶依然坚持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运作机制。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表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上海做好服务全国和对口帮扶工作提供了新机遇。

  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同时,上海也将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建设。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维表示,由于长江经济带纵贯了中国的东中西部,如果能通过上海带动整个流域发展起来,对于全国经济协调发展将起到很大作用。

  除了沿江经济带之外,对口支援地区、西部、中部、东北老工业基地,也都是上海服务全国关注的重点。

  根据《规划》,上海将增强对口支援地区的“造血”功能,继续推动上海产业、技术、管理优势与西部地区资源等优势的结合,进一步参与西部大开发;共同探索推进上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合作协调发展的路子,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积极拓展上海城市服务半径,加强重点领域的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办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对上海服务全国和对口帮扶工作开拓了新领域。

  为落实“十一五”上海服务全国和对口帮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焦扬表示,上海将强化市合作交流专项资金的管理和有效运作;加强市政府驻外办事处建设;完善上海对兄弟省区市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援助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多形式、多领域参与合作交流工作。

  全国支援万州上海项目过半

  李秀中

  “输血”不如“造血”,上海最新的服务全国和对口支援政策明确提出这样的目标。产业转移、服务三峡库区建设,已在上海对重庆万州的对口支援中实现共赢目标。

  5月14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上海市服务全国和对口帮扶“十一五”规划》(下称“规划”)。其中提出,“加大智力和人才支持力度,增强对口支援地区的‘造血’功能”,继续推动上海产业、技术、管理优势与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的结合,进一步参与西部大开发。

  重庆市万州区处于三峡库区,是上海市对口支援的地区。“上海市的对口支援力度大,效果好,亮点最多。”万州区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办公室副主任向毓葱认为。

  截至2006年年底,上海市累计援助万州各类项目353个,到位资金82771.995万元。其中:经济合作类项目35个,上海投入资金65450.4万元,解决移民就业3734人;无偿援助项目318个,到位资金17321.595万元。

  2006年,上海市对口支援万州区计划内资金1960万元,无偿援助项目16个;计划外资金472.5万元,项目11个;2006年上海市共无偿援助万州2432.5万元,项目27个。万州区到上海市培训各级各类干部19批347人,并选派了5名干部到上海挂职锻炼。与此同时,上海市还派出了16名专家学者到万州讲学。

  而至2006年底,全国共实施对万州支援项目696个,到位各类支援资金103.93亿元。其中,横向对口支援合作项目586个,到位各类支援资金70.34亿元;国家有关部委和重庆市有关部门对口支援项目110个,到位各类资金27.78亿元;接受无偿援助5.81亿元。

  “上海的移民就业基地是最先做的,规模最大,农村的‘五个一工程’也是做得最好。”向毓葱介绍说。

  自1994年来,上海始终坚持“输血型”和“造血型”支援并举的方针,建立招商引资基金,积极为万州引进输入高新技术、名优项目,上海白猫、沪江人造板、帅得龙服饰等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落户万州,通过嫁接改造落后的亏损企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万州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换代,并成为万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第十届金手指网络奖征集中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