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38亿元建生态大走廊
作者: 赵信一/文 赵振超/图
驾车从京承高速公路进入密云,平头生态高效产业区、芦古庄生态休闲体验区、宁村旱作农业科技示范区、蔡家洼生态商务区和潮河生态公园依次闯入人们视野。计划投资达38.78亿元的京承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密云段正在由图纸变为现实。

生态统领规划和建设
在京承都市农业走廊的规划和建设中,密云县围绕“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区域定位和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总体要求,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拓展农业新功能、打造生态、人文、宜居环境为主线,本着生态立县、农业发展的原则,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分层次分步骤实施。
密云县农委聘请市农科院信息中心和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对京承高速路两侧土地利用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后,对总长18公里的京承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的建设内容、重点工程进行了详尽规划。
根据规划,京承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以生态绿化带、潮河生态改良、潮河生态公园及平头生态高效产业区、芦古庄生态休闲体验区、宁村旱作农业科技示范区、蔡家洼生态商务区为核心,实施土地治理与生态修复,景观、湿地建设,产业功能调整,农业功能开发,科技示范,新农村建设及配套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高达38.78亿元,其中2007年投入6.49亿元。密云县力争在2-3年内,建成京承高速路密云段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
潮河畔建大湿地公园
密云结合县域改造,对京承高速路左侧的潮河湿地进行治理和生态改良。
潮河生态改良工程将生态内涵和文化内涵相结合,打造人与自然协调的宜居环境,完善密云县“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生态体系”。
潮河生态改良工程东起潮河东白岩公路桥,西至潮白河汇合口处8.3公里,建设规模55.3万平方米,其中湿地面积48.3万平方米,边坡绿化7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形成“一带二区八景”,即沿河生态走廊带;荷花观赏区和睡莲观赏区及东坝洲头、青石扬漪、五彩睡莲、映日荷花、南塘泉声、秋水飞芦、千姿水草、孤山观鱼等8个景观。
潮河生态公园是京承都市农业走廊密云段的另一个重点项目。潮河生态公园总规划面积2874亩,计划投资5亿元,以生态改良、生态修复、环境美化、景观建设、生态经济为重点,建成后将成为集生态、文化、休闲、健身、娱乐、集会等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公园。
目前,总投资1.9亿元的潮河生态改良工程已近完成,已投资1.6亿元,橡胶坝防渗蓄水工程已顺利完工,建成了5座顺堤桥,架设路灯321盏、修建栏杆8公里,已建成湿地6.6万平方米,栽种各种植物20.6万平方米,铺设步道3833平方米。潮河生态公园已完成地上物拆迁1万平方米、动土石方11.9万立方米、治理沙坑1000亩。
产业区引来社会投资
密云京承都市农业走廊的建设引起了许多企业的关注。
平头生态高效产业区是密云规划建设的突出生态、高效和产业化生产特点,围绕生态示范、设施产业和芦笋产业化,集中展示密云县生态高效农业的农业产业园区。项目涉及河南寨镇平头、金沟村、新兴、连花瓣、团结、赶河厂等6个村,总投资6250万元,建设总规模9200亩,其中生态农业景观建设工程5000亩。
一家地产公司投资5000万元,在平头生态高效产业区里建设700亩平头设施花卉园区,生产高档花卉。一家公司投资建设占地500亩的新兴葡萄观光采摘园。目前,300亩露地葡萄已种植完毕,200亩日光温室已开工建设。面积达3000亩的芦笋生产基地则引来了大大小小的股东20多个,以土地入股的农民多达209户。
芦古庄生态休闲体验区将建设占地3000亩的森林公园,使之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采摘、体验等的场所,并通过发展林地经济、林下经济和生态林开发,拓展林地功能,提高林地附加值。同时,通过调整种植品种,统一种植1000亩小麦和玉米,实现无裸露、无撂荒、无闲置,周年常绿。
宁村旱作农业科技示范区占地6700亩,是京承都市农业走廊面积最大的旱作农业新品种试验区和旱作农业综合生产技术展示区。该项目涉及密云县河南寨镇河南寨、北单庄、宁村、陈各庄、提辖庄等村。
旱作农业新品种试验区引进抗旱型小麦/玉米新品种,进行观察比较试验,选择出适宜本区域种植的新品种,试验研究总结旱作农业综合生产技术。旱作农业综合生产技术展示区主要示范推广适宜密云特点旱作农业综合生产技术,实现节本增效、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三无”目标。
蔡家洼生态商务区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农业设施大棚园区已建成大棚12栋,完成建筑面积3.23万平方米。采摘园已栽植精品樱桃1500亩,李子、金丝小枣等2万株,已完成20公里的路基平整及市政管涵建设工程,打机井2眼、建蓄水池2个、铺节灌管网2万米。绿色旅游商务区已完成建筑面积13.69万平方米,其中,综合服务楼4000平方米,正在进行装修。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已栽植葡萄400亩、9万株;完成3000平方米接待中心地基工程,建成葡萄酒生产车间7000平方米、酒窖2500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