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部委会战中国水战略
cye.com.cn
时间:2007-7-23 22:23:25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李国华 我来说两句 |
|
 |
|
治污欠账何处筹集
“我无法告诉你目前中国根治水污染需要多少资金,几千亿还是几万亿?都有可能,总之是个天文数字。”
水务专家徐朝阳对记者说,中国每年都会投入巨资治理谁污染,但是收效并不大。“这说明我们的治水资金筹集、管理上有很大问题。”
他透露,中国的水污染治理欠账很多。“十五规划要求中国中心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要到60%以上,但实际上远未达标。到了县一级,污水处理设施或者形同虚设,或者根本就没有。”徐进一步解释说,“这些地区连自来水的普及都是个问题,而是直采地下水。没有人使用自来水,就没人交污染处理费,污水处理设施就无法正常运行。这对环境的破坏可想而知。”
高中认为,水战略具体投资额会按照GDP的一定比例进行投入,包括城市供水、环保治理、洪旱灾害准备金、水处理机械工业投入、科研经费等都应列项。记者掌握的数据显示,仅今年水域治污机械设备一项,国家就拨款了20亿元人民币。但显然,这些投资全部来源于政府很不现实。
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傅涛曾对水污染处理资金的社会资金引入有比较充分的表述。他建议:“市场机制下政府依然承担一部分的投资,尤其是沉淀性投资,像管网投资、污泥处理等一些市场资金所不能支付或者我们老百姓所支付的价格不能涵盖的这部分成本,还需要政府以财政的形式或者国债的形式进行投资。”更重要的是,要对水务的投资体制进行同步改革。
他提出,政府要承担一些投资责任,而整个系统的经营又应该引入市场机制,要让社会企业来进行经营,改变原来那种政府投资、政府经营的局面。所以,他开出的药方是产权主体和经营主体进行分离。
可以预见,水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由于涉及到中央与地方、公众与企业、地方之间的各种负责利益协调,既值得期待又不容乐观。
中国的未来水战略制定,正在和中国水环境的恶化速度赛跑。而这,显然是一场漫长的比赛。 三大治水工程投入
治滇:十多年来各级部门共投入47.62亿元治理滇池,但水质未获根本好转。 专家认为,滇池水质仍未根本好转的主要原因是,流域环境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滇池生态系统退化严重,修复和重建难度大;缺乏稳定的治理资金来源渠道及有效的融资机制等。
治太:历时15年,投入近百亿元,但一期治太工程成果寥寥,并在今年爆发大面积蓝藻。接下来的二期治太工程将投入1000亿元。
治淮:淮河治理历时12年,各方投入600亿元,但淮河污染仍有加重趋势。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