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当前物价上涨并非通胀前兆
就当前引人关注的价格形势,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昨日在答记者问时指出,当前价格总水平上涨主要是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而非全面通货膨胀的前兆,只能称为结构性上涨。 价格总水平上升缘起食品 今年以来,我国价格总水平出现明显上涨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6%,创近十年来新高,1—7月份CPI涨幅亦高达3.5%,引发社会各方面强烈关注。 对此,曹长庆指出,此次价格总水平上涨主要是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并非全面的通货膨胀,而只是结构性上涨。 他分析说,在构成CPI的八大项中,食品和居住类指数上涨影响最大,而其他六类价格升降相抵,几乎没有影响。 数据显示,1—7月份食品类价格上升8.6%,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2.9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升4.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0.5个百分点。两类价格的影响达3.4个百分点。 同时,猪肉价格自5月初以来出现两次较大幅度上涨。到8月14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精瘦肉)零售价格分别为每市斤13.76元,同比上涨79.4%。 曹长庆分析认为,食品价格的上涨,根源在于粮食和食用植物油价格,而目前的突出矛盾是猪肉价格。 食品恢复性上涨事出多因 曹长庆将此轮农产品价格涨价归结为恢复性上涨,分析指出,“这一轮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既有国际市场涨价的影响,也有成本增加的推动;既有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也有个别经营者不正当行为的推波助澜。” 其中,“成本增加的推动也是原因之一”。随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而且,农民收入多元化,现在收入增加,必然造成种植业和研制也比较效益下降。众所周知,粮价涨价将传导并带动食品价格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