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小企业强势服务平台
如何在众多的服务机构中脱颖而出,是长三角服务中心亟待考虑的问题。要注重“和而不同”,既要和这些服务机构融合在一起,又要注重做差异化的东西,在不断创新中谋求发展
2002年《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随后的5年是中小企业取得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日益提高。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提供城镇就业机会占全国总数的75%以上,中小企业出口额已占到全国出口额的68%,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生力量。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不断完善。但中小企业依然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需要更多的扶持。近日,记者走近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长三角地区服务中心,探寻其在服务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的模式创新。
寻找服务的载体和抓手
2006年底,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在北京成立,由国家发改委领导,围绕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中小企业家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维护中小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反映中小企业的建议和要求,为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而开展各项活动,并在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做强做大、又好又快的发展。今年6月24日,为了因地制宜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近距离的个性化服务,与政府及社会建立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共建和谐社会的良好关系,积极回馈社会,实现与社会的双赢,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积极推动下,长三角地区服务中心诞生。这也是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创新会员服务模式的一次尝试。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长三角地区服务中心自成立伊始就开始思考并着手如何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为了积累资源、加强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过一个星期,一份涵盖长三角所有城市的、约2000家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相关协会、商会、研究机构、会员单位及部分行业领先企业的服务名录诞生。在深入联系和沟通后,中心将与这些单位共同为中小企业服务寻找载体和抓手。目前,已经有500家单位和中心建立了联系。
上海市贸发中心负责人在对中心进行深入了解后表示:“中心在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战略部署,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上,走在了前面。长三角服务中心这个平台有宽广的发展前景,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作为政府机构,愿意与中心合作,共同利用上海乃至长三角丰富的资源,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一片更大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