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资讯宏观经济→新闻
    


第一次中国有了月球卫星


cye.com.cn 时间:2007-11-6 10:36:31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我来说两句

  第一次 中国有了“月球卫星”

  国家航天局昨日宣布:嫦娥一号卫星成功进入12小时月球轨道,开始绕月飞行 

    5日11时15分,随着第一次近月制动准确实施,中国首位“月球使者”成功与月球“牵手”。一个穿越千年的梦想从此成真。

    中国国家航天局5日宣布: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飞抵月球并进入12小时月球轨道,开始绕月飞行,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

    这是中国航天器第一次 “驾临”地球摇篮之外的天体。

    这是一个孕育无数浪漫传说的国度第一次在遥远的月境烙下自己的“足印”。

    根据国家航天局的数据:5日11时15分,嫦娥一号卫星首次飞达近月点,顺利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成功被月球引力捕获,进入周期12小时、近月点210公里、远月点8600公里的月球极轨椭圆轨道。此前,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行程43.66万公里。

    “走到了月球,中国航天就将从这里走向深空。”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

    从10月24日发射升空到迈入月境,嫦娥一号卫星飞行了11天17小时10分。

    从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开始,中国科技人员用了3年9个月13天。

    从《中国的航天》白皮书首次披露探月设想至今,中国用了6年11个月。

    从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到第一颗月球卫星绕月,中国人用了37年。

    从最早记载嫦娥奔月神话的战国时代书简《归藏》算起,中华民族经过了二十多个世纪。

    “这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跨越的见证。”21岁的清华大学学生林丽鹂说。“此刻每个中国人都为之骄傲!”

    尽管创造了历史性的一刻,但嫦娥一号卫星的脚步不会停顿。国家航天局发言人表示,嫦娥一号卫星6日11时、7日8时左右还将分别实施第二、第三次制动,最终将轨道调整为周期127分钟、200公里高度的环月工作轨道。相关的探测和数据传输工作也将随后展开。

  【现场】

  掌声四起“星月交会”

    嫦娥一号卫星5日11时许成功飞入了月球的怀抱。

    曾送出10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和6艘“神舟”飞船的中国,从此有了第一个绕月飞行的航天器,开始了第一次绕月飞行。

    卫星是从距地球约39万公里,距月球约200公里的近月点进入环月轨道的。

    作为“嫦娥飞天”历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从此前的地月转移轨道飞入环月轨道,靠的是一个类似“刹车”的动作——近月制动。

    11时15分,点火指令发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模拟显示屏上,舒展着太阳帆板的嫦娥一号卫星如同传说中长袖善舞的仙女,乘着反推力发动机喷出的金黄色火焰静静前行。

    在114个小时的奔月之旅抵达终点的这个时刻,越来越大的月球引力,让“嫦娥”的飞行速度达到了每秒约2.4公里。

    “如果不及时‘刹车’,卫星就无法被月球捕获,而是与月球擦身而过。”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总工程师王也隽说,第一次近月制动直接关系飞行任务的成败。

    数字的变化快得让人来不及看清,卫星的飞行速度递次减小,当前轨道渐渐向目标轨道靠近。偌大的指控大厅寂然无声,凝神于屏幕上每一次跳动的人们,仿佛在聆听“嫦娥”的心跳。

    11时37分,近月制动成功,速度定格在每秒2.06千米。这个确保卫星既不会飞出月球引力范围、也不会直接撞向月球的数字,带着嫦娥一号轻轻叩开了绕月的大门。

    繁星满天。

    嫦娥一号依偎着银白色的月球,与她的出发地——远处蔚蓝色的地球一起,在屏幕上构成了一幅“星月交会”的壮观图景。

    掌声四起。从这一刻起,嫦娥一号成为了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

    就像她此前进行的绕地飞行一样,在未来几十个小时内,“嫦娥”还要绕月飞行数圈、经过两次近月制动,才能从椭圆轨道进入距月球等高约200公里的极圆轨道。

    这个被科学家们称为 “使命轨道”的地方,将是“嫦娥”最终的落脚地。在此后的一年中,卫星将沿着这条轨道开展对月科学探测。

    从绕地轨道到绕月轨道,科学家们为“嫦娥”精心设计的飞天之路,在屏幕上划出了一道道优美的线条。

    绿色的,是“嫦娥”将要展翼之处。红色的,是她一路飞来的痕迹。而如同涟漪般从卫星一圈圈传向地球的白色波纹,则是连接天地的测控信号。

    绕月探测工程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近月制动成功,为嫦娥一号最终进入“使命轨道”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表明我国已经具备对距地球38万公里卫星进行精确测控的能力,标志着我国航天测控水平有了新的突破。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截至目前,嫦娥一号卫星飞行路程已近200万公里。

    人类历史上第124次探月活动,正在一步步接近它的目标。新华社

  【背景】

  “嫦娥”如何实现近月制动

    嫦娥一号卫星5日11时37分顺利进入周期为12小时的椭圆环月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月球卫星。那么,嫦娥一号的第一次近月制动是如何实现的呢?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工程师王也隽介绍说,嫦娥一号卫星的近月制动是非常关键的测控动作,关系到整个任务的成败。在实施制动前,北京飞控中心根据各测控站、船传回的数据,实时跟踪计算卫星的运行轨道情况,分析研究第一次近月制动的轨控策略,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以确保近月制动取得成功。

    王也隽说,卫星近月制动发动机点火之前6小时和3.5小时,北京飞控中心分别计算出关于卫星进行姿态调整、轨道控制以及发动机点火的各项参数,在发动机点火前4小时和1小时各注入一次,这些数据和指令就成为卫星实施近月制动的根据。

    “发动机点火前40分钟时,卫星调整太阳帆板,以保证轨控期间太阳帆板能够补充供电。”王也隽说,“点火前35分钟时,卫星实施惯性调姿,让发动机朝向卫星飞行方向。发动机点火工作后,等于给前进中的卫星一个反作用力,减慢其飞行速度,收到‘刹车’的效果。这样,就能实现被月球捕获的目标。”新华社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第十届金手指网络奖征集中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