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资讯宏观经济→新闻
    


经济不安全问题蔓延全球


cye.com.cn 时间:2008-7-7 11:15:11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联合国报告:经济不安全问题在全球蔓延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7月4日在北京发布了《2008年世界经济和社会概览》报告。报告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组织专家撰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主持了报告发布会,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祝宝良、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所所长汪同三出席。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此次报告的主题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如何解决经济不安全问题。报告指出,由于受贸易冲击、自然灾害、内战和冲突等因素影响,经济不安全的状况目前正在全球蔓延。无论穷国还是富国都已受到冲击,其中受冲击最为严重的是最贫穷的国家。

   报告除探讨经济不安全的本质、起因和解决方案外,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报告特别强调由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已成为导致经济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经济不安全在全球蔓延

  今年年初,英国广播公司在34个国家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表明,因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且不受制约,全球收益分配不公等问题日益显现。

  在此大背景下,因气候变化引发的严重自然灾害不仅威胁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同样不能幸免,因此而导致的经济不安全问题非常突出。

   联合国刚刚出台的这份报告指出,自197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7000余次重大灾害,致使250万人丧生,造成至少两万亿美元的损失,给无数人的生活造成影响。据统计,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比上世纪70年代高4倍,有更多的人流离失所。

  由于贫穷、高负债水平、公共基础设施不足、经济缺乏多样性等原因,发展中国家受自然灾害的威胁比发达国家更大。有数据表明,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20倍至30倍,甚至更多。比如,最近发生在中国四川的大地震已造成近7万人遇难、近两万人失踪;今年5月袭击缅甸的强热带风暴,已造成缅甸8万多人死亡、5万多人失踪,240多万人亟待救援。而2005年发生在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仅造成1209人死亡。

  报告还指出,发展中国家受灾后的恢复速度远比发达国家缓慢得多。据估计,未来10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可能将达到1万亿美元。

   建立全球救灾机制以应对自然灾害

  报告说,为缓解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不安全,国际社会需要制定应对战略。一些国家,尤其是较小的和较贫穷的经济体,往往没有足够能力应对自然灾害,因此亟须建立全球救灾机制。该机制可以通过吸收各种分散的贷款,迅速为受灾国家开辟融资渠道。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所所长汪同三当天代表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作报告时表示:“现行的紧急呼吁和自愿捐款的救灾方式需要改进,建立常设的金融机制,可以更加有效地协助各国救灾。”

  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当天也表示,联合国此次发布的报告表明,经济不安全问题在最贫穷的国家最为严重。由于中国等一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快速发展,一度使人们对消除贫困持乐观态度,“但目前,在许多地方,这种乐观正在转向忧虑:世界经济增长逐渐减速,粮食和能源价格上涨,经济受到冲击和影响,人们开始担心粮食和能源能否得到保障。”

  沙祖康说:“人类的未来充满着许多未知数,人们的生活也有不少不确定性,这些都是难以避免的。可是,当这些未知数和不确定性使人们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特别是经济上的不安全感时,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在某些国家引发的政治动荡,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沙祖康强调,针对世界经济不安全的现状,人们应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在制定经济和社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不安全因素,所制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应该更加全面和务实。“国际社会应把防治自然灾害和发展战略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防止自然灾害演变成人类灾难。”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第十届金手指网络奖征集中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