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经济面临调整。由于受国内宏观调控、银根紧缩、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人民币大幅升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破产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德意志银行的报告称,今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生产低端产品的中小型出口企业将有两成倒闭。2008年甚至被称为中国中小企业的“过冬年”和“死亡年”;企业竞争力偏弱、抗风险能力差的部分中小企业正在被肃清出局。
众多中小企业主应该如何应对变化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呢?应该如何增强内力,跨过这道“生死劫”?其中的强者,又该如何抓住调整期的机会,让自己脱颖而出呢?
在这个特定的时期,政府对中小企业和创业者群体的“软孵化”和思路辅导,尤其显得重要。作为北京科技企业聚集的腹地,中关村(4.25,0.05,1.19%,吧)海淀园管委会已经走在前面,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方法。由海淀企业培训中心主办、赢阶创业学院承办的创业企业辅导示范工程已经卓有成效的开展了两期,重点帮助了60多家中小企业,9月7日,第三期辅导正式开始,海淀区区长助理、海淀园管委会综合办公室主任付首清,华旗资讯集团总裁冯军及近百名科技型中小企业家出席了三期辅导的启动仪式。
创业企业辅导示范工程本着“破解发展难题、分享实战经验;走近资源领袖、提升发展平台”的宗旨,通过持续选拔,挑选园区内有发展潜力、有学习意愿的企业,对其领头人开展为期5个月的辅导工作,内容涉及商业模式设计及优化、团队搭建和激励、资源寻找及整合等等,并对企业一把手辅以与融资专家或行业专家的一对一咨询辅导。
前两期毕业企业表示,五个月的系统辅导对企业的实际帮助作用很大,使自己的“企业家思维”有了突破性的提升,具备评估商业机会的能力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了。这些毕业企业全部在这个 “死亡年”里逆风前进,稳步发展,有的甚至还实现了高速增长。
能够入选创业企业辅导示范工程的企业毕竟是少数,那么对于园区内大多数中小企业,该如何帮助他们平稳度过这个特定的时期呢?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开辟先河,推出了 “专家面对面活动”。这是针对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家群体展开的一项公益的创业诊断和咨询服务。活动每周举办两次,每次有两位专家到场和企业进行60分钟的深度面谈,帮助中小企业家发现问题、聚焦问题,调整心态,强化自身实力,从容面对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