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热钱”要时时警惕
cye.com.cn
时间:2008-9-11 20:24:58 来源:
作者: 我来说两句 |
|
|
热钱和“走私”加剧中国的通胀 热钱加剧中国的通胀、放大中国的货币供应成数,或许大家都不难理解,因为热钱通过民间借贷等渠道流入中国的生产领域,不但输入了通胀还输入了金融风险。 在“两防一紧”(防过热、防通胀和紧货币)的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高额的存款准备金率使得一些小银行吃不消,加之A股市场萧条,导致房地产企业在A股上市融资的路被堵死,从而一些小型房地产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险。这时,一些游资和外资则通过他们的合资企业、民间借贷渠道,向中国流动性不足的企业提供“融资”、过桥贷款等服务,表面上发扬了“救死扶伤”的白求恩精神,但实际上他们不但获得了高额利息,而且这种“内紧外松”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央行的“从紧”政策。 还有一些国内企业在境外融资,以及境外PE和风投大规模输入流动性,不但对冲了央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也加剧了M2的供给和经济通胀。 “走私”如何加剧通胀?或许大家会发出疑问。目前,在中国的边境口岸,大米、猪肉和成品油成为走私品,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畸形的价格体系使得中国的“紧俏商品”流出去了,而换回了“廉价”的美元,从而“低端的贸易顺差”和国内这些商品供给更加不足,于是导致通胀水平更加严重。 如果再不及时切断这些路径,央行继续盲目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反而给外资拓宽了投资出路和变相提高了风险溢价,这会苦了国内的银行和企业,使得国内银行支付能力逐渐不足、国内高利息融资的企业会被压榨得奄奄一息,这样不但加剧了内在的经济结构风险,而且在对待外资撤出时就没有任何的应付能力,一旦外资出逃,内忧外患会同时爆发,而且通货膨胀不会因为单一的货币“紧缩”而发生任何改观,一旦货币政策失灵或者因担心“滞胀”而放松货币,到时恶性通货膨胀将会肆无忌惮。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