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晚报》10月16日发表社论《王永庆传奇》指出,王永庆之所以能得到“经营之神”的美称,是因为他一直在观察、呼应台湾的变化,不曾脱节,不曾落伍。
原文摘录如下:
王永庆参与、见证了当代台湾经济发展的轨迹。他之所以能得到“经营之神”的美称,正是因为他一直在观察、呼应台湾的变化,不曾脱节,不曾落伍。
“经营之神”不是没有失败过,重点在于他选择投资经营的方向始终创新,管理企业的步伐始终稳健,王永庆永远往前看,永远在规划下一步,也在设计事业程序,他从来不当赌徒。
农业时代,王永庆靠着卖米闯出名号,引起当时积极筹备工业化发展的政府官员重视,鼓励他加入开创塑化工业。与他同时获得政府鼓励的还有其它企业家,然而只有王永庆最勇于接受这个高度挑战性的工作,而且很快投入心力,成为台湾塑料产业的专家,也赢得了威权时代官员的肯定与尊敬。
站稳脚步之后,台塑集团慢慢扩张其经营领域,从相关的化学工业开始,再从化工相关的医药连结到医疗产业,开设了长庚医院,引进了明确的绩效管理制度,开创了台湾私营医院的一片新天地。
两岸关系解冻,王永庆已经七十岁,但他毫不迟疑,积极规划开拓大陆的生产机会。虽然因为无法控制两岸诡谲的政治风向变化,海沧计划无法顺利进行,然而那样的眼光与气魄,在那个时代,还是难寻匹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