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确定的4万亿投资计划,究竟是如何确定的,又如何确保有效投资?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公开了“4万亿投资清单”。 基础设施建设1.5万亿 张平解释,4万亿的资金构成,按照现行的投资补助标准和补助政策计算。“这些钱不都是中央政府出,有一些还需要地方来承担,有一些还可以吸收社会投资,包括企业的投资和民间的投资,中央政府的投资是11800亿。” 按今天上午透露的最新数据,4万亿投资分以下几块—— ■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投资4000亿元左右; ■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道路建设、农村沼气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大体上是3700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约15000亿元; ■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方面,1500亿元左右; ■节能减排、生态工程投资约2100亿元; ■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大体上是3700亿元左右; ■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10000亿元。 谈到“确保有效投资”,张平说了“两个明确”:“一是明确投资方向,不搞一般性的加工工业,不搞重复建设。二是明确责任,地方的项目,地方政府是责任主体;中央的项目,中央的部门和中央企业是责任主体。” 财政赤字基本可控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透露,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今年将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也就是允许企业将新购入的机器设备所含的增值税税款实施抵扣。这样可以比较大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此外,将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