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改善金融调控,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广义货币增长17%左右,新增贷款5万亿元以上。也就是说09年的信贷规模按照最低五万亿目标,也比去年设定的3.6万亿,高出近40%。那么这个不封顶的信贷规模意味着什么?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信贷规模目标,并不是一个非常激进的计划,有着较为现实的宏观背景。这个信贷规模说明了以下几点:(1)未来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需要政府的宏观决策提升信心。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08年9月,中国经济明显下滑,四季度GDP增长不到7%。从目前形势看,金融危机还未见底,全球经济增长不容乐观。随着全球金融形势的恶化,我国经济受到的冲击将会愈来愈大。全球经济的悲观预期,需要政府部门首先树立信心,在政策上体现“救市”的决心。我国至少五万亿新增贷款的目标,表明中国政府有信心、有能力确保经济8%的增长目标。(2)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于投资,近年来净出口的作用有所加强,消费也呈相对稳定的增Cye.com.cn长态势。但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使得进出口贸易受到一定程度压制,净出口对GDP的贡献作用下降。08年9%的GDP增长贡献,4.2%来自于投资,4.0%来自于消费,只有0.8%来自于净出口。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09年贸易增长不容乐观,积极的财政政策关键还在于加大投资。但考虑到政府财政资金相对有限,需要银行配套资金的配合,通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放大信贷规模。(3)信贷规模将随着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而变化。至少五万亿的新增贷款,不设上限,说明未来可能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进一步加大信贷规模,确保8%的GDP增长目标和不高于4.6%的城镇失业目标。从前几个月的信贷规模看,未来贷款规模的实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很可能会高于5万亿。08年11月份贷款规模达到4400亿,12月份上升到7700亿,今年1月份则飞速上升到1.6万亿,2月份的规模预计也不会低于8000亿。这说明经济形势的迅速恶化,需要信贷规模的急速扩张,今年的前两个月已经达到5万亿的一半规模。考虑到一季度经济指标有所缓和,加上银行贷款的前多后少,未来几个月,可能贷款规模有所放缓,但如果经济恶化则可能会进一步抬升信贷规模。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刺激放缓的经济具有明显作用,但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流动性陷阱,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目前的信贷规模计划,从风险角度看,并没有过大的负面意义。2008年底我国国债余额5.5万亿,占GDP的17%左右,相比于欧美日的60%以上甚至超过100%的状况,风险小得多。财政赤字9500亿的计划,比英国少20%,其占GDP的比重也在3%的警戒线以内,比美国的3.2%也要小。从银行资产的安全性看,我国商业银行经过四五年的改革,资本充足率得到很大改善,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达到10%以上,小于巴塞尔协议的8%。这说明09年的信贷规模仍然安全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