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日下午,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领导人会议在伦敦闭幕,同时达成了多项成果。香港《文汇报》3日发表社评指出,G20峰会多项共识的达成来之不易,实际执行仍面临诸多困难。文章摘录如下:
G20峰会昨日在伦敦举行,虽然开会时间不到4小时,但功夫在会外。会前各国的相互博弈,以及在伦敦展开的频密元首外交,各方歧见已经过激烈交锋而取得一定的妥协,最终令峰会达成共识。受G20峰会提振经济方案等因素影响,昨天全球股市上扬,表明市场对峰会寄予厚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把G20捆绑为利益共同体,各国已不可能像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那样,各自为战。加强合作、同舟共济,成为G20的共同选择。寄望4小时的会议解决所有问题,显然不切实际,但峰会尽量求同存异,避免各方的分歧扩大而分道扬镳,终于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如何复苏全球经济,欧美在会前的态度南辕北辙。美国希望欧盟主要经济体扩大经济刺激规模。欧盟则认为制定严格的金融监管体系更为重要。经过协调,欧美立场都在峰会得到了反映,这有利于全球刺激经济发展和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推进。
峰会就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问题达成一致。IMF增发特别提款权,将直接提升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在国际机构中的话语权。
在加强金融监管方面,峰会首次提出监管主要的对冲基金,并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同国基会合作,监察全球经济及金融系统。这样的监管措施虽不能令各方满意,但终究是迈出了监管的重要一步,扭转了金融市场严重缺乏监管的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