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资讯宏观经济→新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召开


cye.com.cn 时间:2009-12-5 11:16: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我来说两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稳定发展仍是明年大方向

  中新网12月5日电 (秦欣)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开幕。这次会议将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总结2009年经济工作,对2010年经济发展作出部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备受各方关注,原因在于为明年中国整体经济工作定调。有媒体曾预测,此次会议出台“政策紧缩信号”的预期已不存在,而可以预见到的是,明年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无悬念,稳定仍将是大方向。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有关经济政策是否保持连续性、促进消费需求以及如何应对通胀预期等热点颇受关注。

  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政策基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往往成为判断第二年市场的一个重要风向标。而在11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则被视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会”。

  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会议并突出强调:“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

  会议并提出明年工作的五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而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各方担心的话题围绕着“中央经济会议会不会出台紧缩信号”而争议着,而会议召开后提出的政策不变基调,彻底结束了刺激政策是否会在此时退出的争论。

  或将促消费置于调结构突出位置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发出明确的信息至少有三层涵义:一是前所未有地将促进消费需求置于“调结构”的突出位置,二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更加明确和具体,三是扩大消费的政策操作思路开始转向治本层面。

  在金融危机来袭时,中国的经济凭借中央及时、果断的宏观调控和强有力的干预措施已发生了明显转机,目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通道,可以说中国经济已开始经触底回升。而扩大内需,将成为引领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主体。

  在具体措施方面,11月27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十项具体的方向,除了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和宏观调控之外,消费成为首先提及的内容。会议提出,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

  商务部网站刊出的一篇署名文章《促消费——期待加大治本力度》在近日引起各方关注,被视为有关扩大消费政策的定调信号。

  文章说,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取向早在2005年就已提出,但前几年跟进的实质性政策举措出台尚不多,力度也有限。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国家密集出台了不少旨在促使消费维稳升温的反周期举措,但多属短期施效着眼保增长的治标之举,还较少触及真正拖消费“后腿”的诸多深层次矛盾。

  文章说,这些深层矛盾拖累的远不仅仅是消费的“后腿”,给社会经济运行带来难以掌控的政治和经济风险。不仅造成投资消费的比例失衡,而且导致投机资本加速膨胀致使宏观调控的难度和经济运行的风险加大。不破解深层矛盾,中国巨大的消费需求潜力就不可能得到有效释放。

  可以预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将延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完善促进消费政策”。

  保经济增长 提前管好通胀预期

  可以说,明年中央经济工作的基调是清晰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重点是保持经济增长,难点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价格研究专家徐连仲在《瞭望》上撰文指出,中国当前虽有通胀预期,但在不改变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收入两极分化格局的情况下,2010年难现严重通胀。文章以“没有引发价格大幅度上涨因素”、“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CPI影响不大”、“信贷资金的大规模投放不是通胀充要条件”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难现严重通胀的原因。

  文章在最后指出,在目前粮食供应充足、经济刚刚处于复苏阶段的情况下,不会因暂时的政策性流动性过剩而出现通货膨胀。

  对于通胀预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则表示,管理通胀预期一方面要加强货币管理,调整信贷规模防范未来通胀。另一方面,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增加有效供给,也是管理通胀的有效手段。

  陈东琪表示,明年的发展态势可用“高增长、低通胀”来形容。所以,明年要防范通胀预期,但也不要太高估明年的物价上涨,只是要控制好未来通胀预期。我们要努力找到控制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的点。管理“通胀预期”并非通胀已经来到。通胀是以后的问题,而不是当下的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控制给未来通胀带来的压力。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郎咸平2010经济趋势班报名 ·毛泽东思想-红色管理课程
·王一淇老师语言色彩课程 ·红色管理企业家领导力课程
·时代中天诚聘停车管家80名 ·美国太平洋国家大学硕博士
·54期金口财总裁演说特训营 ·SMI50周年盛典-夏威夷之行
·11月28日北京家具城招商会 ·北京融富智道招聘投资经理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