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形势不断企稳向好的背景下,《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13日公布。《中国证券报》认为,这份被经济界人士称为“新36条”的重要文件,意在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有利于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发挥国有资本和民营经济各自的积极性,推动中国经济体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必将在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1942.552,17.34,0.90%)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其政策效果值得期待。
一般来说,民营企业带动就业和居民消费能力更强。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表明,按附加值计算,中国民营企业的资本回报率比国有独资企业高50%,比国有控股企业高33%,比国有参股企业高24%。鼓励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和质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中国证券报》认为,“新36条”作为鼓励促进民间投资的纲领性文件,在具体执行以及配套措施上仍有待细化。比如,怎样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财税、融资等政策支持力度;如何落实公开、透明原则,使国有资本、外资、民营资本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等等。同时,应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指导和规范,在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切实加强监管,使日渐壮大的民间投资真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