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旅游市场成为内需第三大引擎
cye.com.cn
时间:2010-8-12 22:08:39 来源:中财网
作者:潘龙 我来说两句 |
|
|
上海世博会开了。周边地区纷纷与上海进行全方位的对接,其中旅游业是重头戏。很多城市与上海一样,都想借世博会举办之机,提升旅游产业的比重,以进一步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
地方政府的这种努力,实际上融汇入整个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2009年底,国务院首次提出,将旅游行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在中国的三驾马车中,未来应提高消费、降低投资与出口的比重,已成为朝野共识。尽管政府出台家电和汽摩下乡、以旧换新等多项刺激消费的政策,消费"马车"依然故我,保持一种温吞的慢跑。有经济学者预测,消费在2010年可能出现政策效应递减,预计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6%左右,略低于2009年水平。
既是消费、同时又是投资的房地产和汽车业,再次成为无可替代的两大引擎。但楼市与车市这两大利器使用得越多,负作用也越明显:很多城市不但患上严重的楼市依赖症,而且资产泡沫膨胀;汽车数量的急增,造成城市拥堵不堪,还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依靠楼市与车市来拉动经济发展,已难以为继了。
在这种情势下,旅游产业后来居上的优势正在显现。它的拉动系数不容小觑--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将影响国民经济产值增加4.3元。
中国消费的接力棒,应从楼市、车市转移到游市上。这种转移不是取代,而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尽管旅游市场的增长率高于GDP增长,尽管目前中国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4%,但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换言之,旅游市场还未提高到其应有的地位。
那么,如何促进旅游市场呢?答案不在于市场中的消费者,而在于政府的消费政策。在加快推进旅游市场的技术性改革之外,笔者认为政府的责任义不容辞:
第一,落实国民休闲计划。第二,遏制房价上涨对消费的挤出效应。第三,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降低贫富分化差距,让老百姓更有钱消费。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课题,但也是刺激消费的根本性问题。未来要调整分配格局,根本的方向是让政府与企业的收入向家庭部门倒流。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曾强调:"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这句话放到今天,尤感迫切。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