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壮行酒,吃开工饭。昨日,西湖上空春风徐徐,80余位来自省内外的浙江民营企业巨头齐聚杭州,共话“十二五”发展前景。
下午3点,由省工商局、省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举办的浙江民企共话“十二五”新春恳谈会正式举行,鲁冠球、宗庆后、马云、楼忠福、南存辉、冯亚丽等浙江民营企业家齐齐亮相。
让民营企业家们欢欣鼓舞的是,省委书记赵洪祝也出席了恳谈会,倾听民营企业家诉衷肠,为浙江民企擂鼓助威。
参加座谈会的还有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部分执行会长、副会长,来自江苏、北京、天津、海南、重庆、新疆、四川、贵州、云南、山东等省市的浙江商会会长,以及浙江市场协会省外副会长代表等。
省工商局负责人表示,民企新春座谈会已连续组织了4次,这一次的规模和档次是历年最高的。
民企巨头共话转型升级
“海宁皮革市场的那些皮具,同样质量的皮具,贴上了爱马仕或LV的品牌,它的价格就相差了50倍甚至100倍,那么这里面我们浙江企业最缺的是什么?”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说,与国外品牌相比,浙商落后于工业设计和创意设计。他建议未来五年,民营企业要加大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加大在创意设计人才方面的培育。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认为,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来发挥规模优势,形成一只只航空母舰,浙江具有这样的能力,产生品牌效应、集聚效应;另外一方面,要扶持中小企业,要鼓励他们做专做精,形成合力,培育一批或者一大批中小企业,以大带小、以小促大,提升整体产业链优势。
“未来并非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杭州奥普电器董事长方杰建议,在浙江产业和资金投向升级转型当中,由政府担任主导角色。他举例说,代表美国科技型产业的硅谷,原来是斯坦福边上的一个农业区,后来在美国政府部门支持下转型,他们早期的资金订单全部是政府主导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风投资金才取代了政府的支持,成为硅谷创业者的主要支持来源。
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认为,民企转型可以多结构布局,争取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拿到资本市场的份额。
100个“浙货展销中心”将设立
伴随着浙江经济的蓬勃发展,浙商市场在国内外不断“开枝散叶”。从“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到“哪里有浙商,哪里就有市场”,浙商市场发展见证了一部商业传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浙商在省外的人数已经达到500万。郑宇民说,浙商要走出浙江不忘浙江,行远路但不忘家乡,回归浙江情系家乡,转型升级不离根基,要促进“浙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的资源互补,携手共进。
“现在浙商不是考虑要不要走出去,而是考虑如何走出去、引进来。”郑宇民透露,今年,省工商局和省市场协会将牵头组织省外浙商市场设立100个“浙货展销中心”,为浙货畅销全国、全世界搭建平台。
浙商全国专业市场联盟揭牌
成都国际商贸城董事长、浙商全国市场联合会会长寿建鸿是省外浙商中的代表,他所投资的成都国际商贸城,占地面积2090亩,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总投入80亿元。去年,该市场交易额达到200亿元。
“中国市场上的虫草95%来源于我们市场。我们的中药材价格指数已经通过论证发布。”据了解,这一指数,与义乌的小商品指数、绍兴的轻纺城指数的作用相类似。
寿建鸿说,作为在西部创业的一名浙江企业家,他深感是浙江高速发展的民营经济造就了自己。据不完全统计,像寿建鸿这样走出去的浙商,在省外和国外开办的市场近2000家。
恳谈会上,省工商局和浙商全国市场联合会举行了“浙商全国专业市场联盟”揭牌仪式,并发表“全国浙商市场联盟宣言”。宣言倡议走出去的浙商要内外联合,优势互补;勇担责任,反哺浙江;建设总部,凝聚浙商;对接产业,促进提升;产品加盟,品质升级;信息交流,资源共享;资金联合,风险共担;弘扬浙商,传播文明。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