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泡沫”之忧
随着原材料成本被迅速抬高,下游生产企业迫于经营压力不敢多接订单,甚至有下游企业干脆转行囤积稀土原料,其利润反而比加工生产产出高。如果恶性循环持续下去,一旦国内下游企业出现大量停产,将会引发稀土囤货抛售,届时国外需求很有可能重新主导稀土定价权。
和叶宪初一样,唐寅轩也提前做了一手准备。 “仅以氧化铽为例,年前还是3000元左右一公斤,现在达到了7000元一公斤。”唐寅轩说,作为国内稀土三基色灯用荧光粉生产初具规模的企业,目前公司对于稀土原材料还有一定的储备,“年后公司也补充购买了一些,都是根据市场情况作出的决定。” 物以稀为贵,这是唐寅轩总结近期稀土价格高涨的原因。 据唐寅轩分析,过去稀土乱开、浪费现象严重,随着国家把稀土作为国家战略资源把控,上述局面从源头上得到了控制。近年来,我国通过加强对稀土总产量的控制,提高了我国在稀土价格上的话语权。 “稀土量少了,加上流通环节再有些炒作,价格自然上去了。”唐寅轩告诉记者,国内下游厂家也基于“买涨不买跌”的判断加大了采购,价格自然而然就涨上去了。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让下游企业压力重重。虽然由于原料稀缺,尽管部分下游企业产品销量增加,但利润下降使得企业陷入了越卖越亏的怪圈。 “提高产品价格是可以缓解一点,但也不是说提就提啊。”叶宪初告诉记者,“提高产品价格缓解压力的做法行不通,但新的报价要客户重新审定,产品的价格上涨跟不上原材料的上涨速度,最关键的问题是,你这边刚刚涨完价,他那边又涨了。” 对于很多下游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而是上游企业囤货不卖导致的原料危机。 虽然价格高涨,但是唐寅轩心里有底。他的底气来自“背后靠山”五矿集团。 他一手打造的杭州大明公司与五矿集团、常熟江南荧光材料有限公司“联姻”,竖起五矿依路玛稀土发光材料有限公司的牌子,成为五矿整合江西稀土产业链中的一环。 “我感觉,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是通过央企和央企所直接控制的这些企业来实现的,不大可能通过规模小的民营企业来发展稀土。”唐寅轩说。 然而,价格的高涨已经引起了业界的担忧。 虽然我国稀土的话语权得到了提高,但是近期的游资炒作稀土,整个产业链的风险开始凸显。 随着原材料成本被迅速抬高,下游生产企业迫于经营压力不敢多接订单,甚至有下游企业干脆转行囤积稀土原料,其利润反而比加工生产产出很高。如果恶性循环持续下去,一旦国内下游企业出现大量停产,将会引发稀土囤货抛售,届时国外需求很有可能重新主导稀土定价权。 稀土价格上涨对稀土下游钕铁硼产业长期发展带来的风险,已引发行业人士关注。山西省磁材联盟理事长靳树森表示:“如果稀土价格一味涨下去,会让整个钕铁硼行业面临洗牌。” 上游整合再次推高价格
记者在《方案》中看到,内蒙古自治区将通过采取重组合作、补偿关闭、淘汰关停等形式,加强对全区稀土上游企业的整合淘汰工作,力争实现由包头(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对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生产实行专营的目标。
稀土素有“工业维生素”之称,是电子、军工等高科技行业的关键性材料。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稀土生产国,为全球提供97%以上的稀土产量。然而,在稀土市场处于垄断地位的中国,却一直没有掌握稀土的定价权。 在过去,我国将可以与石油资源相媲美的稀土卖出了“白菜价”。 与中国的“贱卖”相对应的,是日本和欧美等国家对稀土的进口和储备加大。美国封存了矿山,禁止任何形式的开采,稀土资源全部依赖国外进口,而日本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稀土,但只将进口总量的1/3用作生产,其他的用作战略储备。 为保护稀土资源,我国将稀土提升到国家战略资源来考虑,相继出台了包括整治稀土开发秩序、限制出口配额等多项政策。稀土价格回升,“贱卖”时代宣告结束。 业内专家、企业家建议,应通过矿源控制、企业兼并等途径加速行业整合。同时,应在更大范围内扩大稀土产品的应用领域,提升整个行业的战略地位。 本报记者5月16日从工信部了解到,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一行在5月初赶赴内蒙古包头,调研稀土行业发展情况。 陈燕海先后考察了包头白云鄂博矿区、包钢稀土磁性材料公司及稀土储氢材料公司。 在调研中陈燕海提出,进一步加强稀土行业管理,开发好、利用好、保护好宝贵的稀土资源;积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特别是稀土产业链上游开采、冶炼分离环节要向包钢稀土集团聚集,支持做大做强。依托包头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做强稀土产业下游产品。 无独有偶,就在陈燕海在包头调研期间,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相关监管部门获得一份《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上游企业整合淘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记者在《方案》中看到,内蒙古自治区将通过采取重组合作、补偿关闭、淘汰关停等形式,加强对全区稀土上游企业的整合淘汰工作,力争实现由包头(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对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生产实行专营的目标。 《方案》显示,内蒙古自治区将整编区内35家稀土企业,其中呼和浩特市5家、包头市23家、巴彦淖尔市7户,而整合主导者便是包钢稀土。 内蒙古自治区主管此次整合的相关部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由于文件还没有得到国务院批复,具体整合步骤不方便透露,不过“时间快了”。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指出,此次整合对包钢稀土而言,无疑能带来利好,未来内蒙古自治区内稀土上游行业将实现包钢稀土专营,若整合能落到实处,将为全国稀土行业的整合带来示范效应。 近年来,每一轮政策出台,都与稀土价格上涨的周期暗合。 “就此次整合而言,长期来看有利于提升行业定价权、话语权,但是短期来看,风险同样存在,企业数量急剧缩减会极大地影响贸易商的市场竞争。”苑志斌说。 唐寅轩告诉本报记者,价格上涨的风险将转嫁到下游企业产品,在稀土涨价的这半年时间里,杭州大明公司的产品价格也相应提高了2倍。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