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地方财政举债
在陆磊看来,政府换届之际,本次金融工作会议的主要议题,应当是“固本培元”,就是将过去三年刺激政策下带来的一些不合理扩张和结构不平衡问题妥善解决掉,避免给下一届政府的未来操作造成风险。”
因此,此次会议强调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妥善处理存量债务,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构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对地方债务风险的监控机制,将是今后几年用于解决融资平台的主要政策之一。”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向本报分析,预计2012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将会由目前试点的广东、浙江、上海等四地逐步扩大到更多地方。包括地方出售一些国有资产,地方国有资产融资。”
据德意志银行测算,目前,地方政府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大约在3万亿元左右,持有非上市国有企业的资产也大约有3万亿元,两者相加,地方政府差不多控制6万亿元的资产规模,假设今后几年出售10%,即可融资6000亿元,解决融资平台的问题。
参会的银行家对地方政府债务持乐观看法。中行行长李礼辉表示,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偿还定期的到期贷款方面出现某些困难,但对于怎样解决融资平台还贷问题,地方政府已做出很大努力,并取得明显成效。
周小川也指出,整体来讲,中国政府债务与GDP之比,总体处于在国际上比较低的范围内,“应该说我们有能力控制和消化地方财政的债务问题。”
金融改革长期命题
从会后的一些迹象看,利率市场化、金融国资委、存款保险制度等此前热议话题,尚未形成统一共识,也未出现在最终总结报告当中。
一位地方银监局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利率市场化改革,此前曾征求过各部门意见,最后没有形成共识。央行行长周小川1月7日接受中央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已经基本具备了利率市场化的条件,随着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成功上市,金融机构的软约束和不公平竞争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条件进一步推进。
不过,农行和建行两大掌门人蒋超良和王洪章对利率市场化仍然持谨慎态度。蒋超良表示,在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利率完全市场化,“因为利率作为一个资金的价格,跟商品价格一样,现在我们国家这种商品价格,有的地方还没有完全放开,它市场化有一个过程,它的发育程度是要有一个周期的。”
不过,利率市场化已经不可避免。借用一位监管中层的话说,目前就剩下存款利率化一道防线,但大家都晓得,未来肯定要放开,2010年以来,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的大发展,存款利率实际上处于一种半市场化状态了。
与此类似的还有呼吁已有十年之余的存款保险制度,早在2007年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家就已决定推行存款保险制度,会议之后实施方案都已制定,但此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这一制度建设相应有所推迟。
周小川表示,目前来看,此前的准备工作大体上都是有效的,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择机出台。
在彭文生看来,本次金融工作会议仍然延续了以往三次会议的改革主题,且改革将更多围绕打破金融业垄断和行业壁垒,提高金融业效率的主题展开。
此次会议开出的“药方”包括推进股权多元化,放宽准入,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改制和增资扩股等。
彭文生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在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展融资渠道、发展中小银行、以及引入风险偏好程度较高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等方面,预计会有具体的落实政策出台。其中,发展中小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步伐加快将成为2012 年金融改革的主要看点。
此外,随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相继完成,金融机构改革步入政策性银行、农村金融机构、AMC等深水区,比如,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坚持以政策性业务为主体,明确划分政策性业务和自营性业务,实行分账管理、分类核算,其中,再次明确国家开发银行要坚持和深化商业化改革。
资本市场改革领域,诸如“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措施若能落实,极大提振了投资者信心,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构成长期利好因素。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