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龙头企业的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海外销售公司总经理肖友元的最大压力,还是来自于欧债危机。
他指出,虽然一季度整体出口金额有10%~15%的增长,全年销售也能达到10%以上的增长(过去两年是50%左右)。但是整体的空调行业在2012年却将迎来下滑。
“幅度不能说大跳水,但是我个人估计也有10%左右,不是非常乐观。”他说,“欧债危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第一季度,仅格力就有20%~30%的下滑,对欧洲市场出口增幅已经降到5%~8%,比往年同期下降了3~4个百分点。”
对于外需市场不振,这两家企业都找到了自己的应对之策。
杨小川指出,在面对国内成本上升的压力之后,与去年相比,产品的平均价格都有30%~50%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放弃过去对于每个市场的份额的过度追求,转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能带来更多利润的高端市场。
“亚洲市场份额虽然还维持在过去的45%的份额,但是客户结构发生了变化,对于产品品质要求高了,比如我们重点关注了亚洲区域内生产苹果手机壳需要聚碳酸酯的工厂,都需要我们的产品。”他说,“因为如果利润过低,我们无法满足工人工资增幅,以及对环保设备的更多投入。”
而格力电器则调整了整个海外市场布局,预计今年美国市场出口数量将增长80%~90%。而对东南亚国家出口数量则可以增加20%~30%,以抵消其他市场的不利影响。
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有所回落,但从历史经验看,第一季度往往是外贸全年增幅水平较低的时候。据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表示,通常情况下,每年第二季度是我国外贸接单的高峰期,出货高峰则出现在第三季度。包括他在内的多位业内人士都对我国实现全年10%的外贸进出口增长目标表示乐观。
经济减速担忧
事实上,与出口或者净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影响同样重要的是,从去年开始,外界一直在密切关注中国贸易数据中的进口状况,以判断中国经济是否进一步减速,甚至内需萎缩。
伴随着这种担忧,今年前几个月的进口大幅低于预期都曾经被一些经济学家判断为中国经济内需萎缩的前兆。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就指出,中国的进口开始更加与内需相关,从普通贸易进口以及加工贸易进口的比例来看,从2007年以来,普通贸易已经大幅超越加工贸易进口,这表明中国的进口开始转向内需的增长,这也与中国逐步开展的经济结构转型高度相关,如果这样的趋势持续,中国的进口增速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并高于出口增速。这也将导致整体的贸易顺差出现下降。
美银美林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则认为,真实的情况并没有外界猜测的那么糟。他对本报记者指出,从数据上看,一些低附加值加工贸易进口已经在走弱,从1~2月同比2.4%下降到-0.7%。其次,诸如铁矿石这样的大宗商品价格通胀在减弱;此外,由于油价的上涨,原油进口量的增速也在放缓。
高盛宏观经济学家宋宇则进一步指出,前一日公布的CPI数据高于市场预期,从长远来看甚至有政策宽松的可能性。“虽然我们相信,对于中国决策者来说,相对于可能的通胀压力,经济增速放缓是更为重要的考量,因为与1~2月比,通胀依然还在下行区间。”
他认为,即使要放松,也是未来几个月才执行得了。
刘利刚也认为,由于近期央票以及正回购到期量较大,同时中国商业银行在3月份吸纳了大量存款,央行可能推迟存准率下调至5月或者6月。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