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故事→新闻
    


大学生“卖红薯”成创业范本


cye.com.cn 时间:2010-11-16 12:15:58 来源:沈阳日报 作者:邓子庆 我来说两句

  “卖红薯,没什么不好的。”在华中农业大学四食堂内,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的黄开庆,不讳言自己武汉大学毕业生的身份。日前,小黄摆摊卖红薯一事,引发关注。

  先讲个故事,说一中国年轻人刚从北京大学毕业,一想到自己的未来就兴奋不已。他打了一辆车,司机看他春风得意不禁问:“有什么喜事吗?”年轻人略带傲慢地说:“我刚从北京大学毕业,看看这个世界将给我什么样的机会。”司机握住年轻人的手,面无表情地说:“祝贺你!我从北大毕业好多年了。”应该说,这个年轻人肯定震惊大于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社会的一种心态:即便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光环在时下已经不是那么耀眼,但其身份,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依然代表一种成功;相比没有念过大学者,这种“高人一等”的优势有必要通过毕业后的工作来体现。

  那么,什么样的工作才配得上承载这种优势?默认的社会语境中,通常是社会认可度高、经济利益明显的职位,而卖红薯显然与这种社会期待相距甚远。而正是这种巨大的差距,才让武大毕业生卖红薯得以成为新闻,并引起广泛关注。很明显,这就是一种行业刻板印象,即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其工作范畴不应与“卖红薯”“淘粪”“卖猪肉”等入行门槛低、技术含量低的职位产生交集。如此刻板印象是引发“读万卷书不如回家烤红薯”质疑的根本所在。刻板印象的可怕之处在于,将行业性质固化,一听到工作名称就一成不变地勾勒其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这也说明,在高等教育已然大众化的今天,很多人还并没有转变左右了大学生就业观的“高期待”。

  拿小黄卖红薯来说,从“红薯摊被学生重重包围”“多的时候一天卖出300多个红薯”等描述我们不难猜测卖红薯的收入应该是可以的,但当记者问及其他大学生“将来是否愿意干这行”,多数人犹豫了。应该说,这种犹豫与行业刻板印象不无关系。而从新闻中的“用获得专利的新型炉子”“不断做品牌、开发新摊点”等,让人看到,在以创新为王的社会里,卖红薯也完全可以摆脱传统的简单重复的靠体力的经营模式。

  撇开“卖薯郎”,还有一些话也得说说。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下,部分大学生选择那些看似“低端”的岗位,也不失为主动适应和胜任客观形势的需要。不可否认,大学扩招以及大学教育体系都给当代大学生造成了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学位泛滥、专业脱节、能力低下等。这些既需要高校教育做好相关工作,如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等教育,还需要社会更深刻地认可“工作没有高低之分”,并为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环境,当然,大学生努力学好知识,主动端正就业观,也是关键因素。如此多方作为,卖红薯照样可以描绘出大学生创业成功的范本。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2010金科创业行天下●创投沙龙 ·《创业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挑战赛
·BTV《成长在北京》融资对接报名 ·人大明德女性硕士研修班
·YBC青年创业大讲堂将举行 ·3月25井冈山红色领军之道
·吉林通化3500亩用材林转让或合作 ·《中国教育机构名录》网上订购
·14日董进宇博士北京演讲 ·3月卓越领导力总裁训练营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