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今天我们的“三味书屋”书店正式营业一个星期了,来光顾的读者很多,多得出乎意料。
想当初把能获利的格子铺变成一间书店,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冒很大的风险。经过近半年的经营,格子铺当初的投资早已回本,顺利进入净盈利阶段,可我发现做格子铺虽然有盈利,但是上升的空间不大,因为毕竟我们只是给别人提供空间卖货,没有我们自主经营的产品。要想在创业路上走得更远,我们需要经营自己的产品,打响自己的招牌。
我发现图书是学生消费量很大的一个领域,特别是各种小说、教材,尤其是各种证书考试、公务员考试的书籍,很受学生欢迎,如果开办一家针对性强的书店,一定能取得不错的业绩。
我知道开书店的难度远远比开格子铺大很多,首先摆在我面前的难题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订书,就算把所有格子都租出去,最多也只能订100多本书。但是我相信一句话:“花钱办不了事,是蠢材;花钱能办事,是人才;不花钱能办事,才是天才。”
开店前,我每天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南宁大大小小的书店间,试图用我的真诚与书店合作,先借货,等书卖掉之后再结算。可是书商认为我只是个学生,缺乏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没人愿意与我合作。
有一天回学校的路上,我看到附近一家书店贴着招聘兼职的启事,一个念头顿时在我脑子里出现:我先在书店免费打工,然后试着与老板商量能否合作。
走进那家书店,店里只有一个营业员在忙碌着,交谈中我知道他是那家书店的老板,也是唯一的员工。听说我当过学生干部,他第二天就同意了我到店里上班。在店里,我负责将凌乱的书籍分类摆放,店里有3个大书架和两个小书架,由于书籍多,人手少,我常常累得满头大汗。几个星期过去后,老板看到我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还让我帮他收钱。我渐渐感觉到了他对我的信任。工作快一个月的时候我把开书店的想法告诉老板,他很支持我,也很乐意跟我合作。于是,我的货源在没有投入任何资金的情况下解决了。
接下来,我们把“格子密码”出租的格子逐步收回,原来的架子稍作装饰就将书籍上架了。以前在学校社团一年多的工作经历,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知道我的格子铺变成书店之后,都主动在校园的论坛和班级QQ群里帮我宣传,并且经常带朋友过来看书。书店开业当天,就来了很多顾客。
从格子铺到三味书屋,我的大局观和经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未来的道路虽然不平坦,但我有了更多的勇气坚持走下去。 委屈不是自我原谅的理由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的店铺没有休息,依然是我和哥们儿东明两个人在看店。下午3点多,有个客户从明秀路打电话过来订一本书,需要我送货上门,我承诺下午5点30分送到。
从学校到明秀路的公车只有一趟,一般要花1个小时。我带着书搭上公车的时候是4点时02分,按道理准点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应该绰绰有余。可一路上,道路特别拥堵,车子走走停停,预计1个小时的车程看来要大大延迟了,我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正赶上了节假日的交通高峰。
当我到达明秀路的时候,已经是5点35分,我连忙下车赶往预约地点。尽管我一路小跑,可见到客户时已经超过预约时间10分钟了。面前的顾客黑着脸,拿过书,十分生气地教训了我一番,说我浪费时间相当于浪费他人的生命,还说如果老是这样的话,书店一定开不长久。
虽然我感到很委屈,但仔细想想,顾客说得也很在理。如果我事先估计到路段拥堵的情况,早一点出门送货的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和不快。客户的评价和口碑关系到店铺的发展和存亡。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出现问题了就要想办法避免再次发生,不要用我还是学生、有些情况想不到等理由轻易原谅自己的失误。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