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网Cye.com.cn】曾几何时,街头生意火爆的10元店让不少小老板们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时至今日,传统10元店逐渐消失,26岁的大学毕业生黄承松却办起了网站,将“10元店”的小买卖搬到了网上。看似不起眼的“10元店”小生意却潜藏着惊人的消费力,2012年4月6日网站上线后,当年年底便创下了每月超2000万元的交易额,本月,这个数字有望突破3000万元。 面对惊人的交易规模,黄承松表现淡定,“这个数字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要知道,去年‘双11’天猫一天就卖了132亿元!” 失败 “电商导购”搁浅 淘宝客悟出新点子 2008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专业的黄承松有一个互联网的创业梦,他边帮网站承接外包业务,边积累着创业资本。2010年8月份,还未毕业的他注册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的第一个项目,是当时比较红火的电商导购网站,“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通过我们的平台渠道,购买其他大型电商商户的产品,累计积分,然后我们根据买家所积累的积分,得到相应的返利。”黄承松说。 然而,和黄承松预想的不太一样,这个项目并不成功,公司发展前景一度十分黯淡。“现在分析,失败有两大原因。第一,同质化现象严重,当时全国已经有几十家这样的电商导购网站,我们没有资金优势和相应资源的支持,很难做大做强;第二,项目本身发展空间不大,大的电商平台实际上也不太喜欢这类导购网站,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利润被这类网站给挤压了。”回想起创业的失败,黄承松看得十分清楚。 转变 “免费模式”奏效 网站日均访客达20万 为了改变公司运营的现状,黄承松开始寻求转变。最后,多年的网购经营,点亮了黄承松的创业灵感。“经常逛淘宝的人都应该知道,‘9.9元包邮’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的噱头,很多买家都会守在电脑前等着抢‘秒杀’。但我发现它还不够完善。”黄承松开始尝试完善用户体验。“一、这种活动大多是限时抢购,货品数量少,抢购机会更少;二、标价10元以下的打折品,淹没在海量的商品信息中,很难找到。为何不搭建一个平台,把所有10元以下的商品都聚集起来?” 很快,黄承松找准了创业方向。起初,网站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搜罗10元以下的商品,然后把链接地址放在自己的平台上。创业之初,网站的知名度和人气都还在积累的过程,因此,黄承松并没有对这些10元商品的商户收取任何费用。“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的平台只是提供信息,并不负责销售、物流、售后等其他环节,因此,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网站。” 黄承松的这一招“放水养鱼”果然收到了不俗的效果,每逢有新品上架,买家们就如同当年在10元店里捡便宜一样,疯狂地扫货。没多久,黄承松的网站人气直线上升,日均UV(独立访客)量达到了20万人次。要知道,江汉路HAPPY站台日均客流量也就在3万人次左右,换句话说,HAPPY站台一个礼拜的客流量,仅相当于黄承松网站上一天的客流量。 这么多人光顾网上“10元店”,真正掏钱买东西的人有多少呢?黄承松告诉记者,2012年年底,网站推广工作完成,运营走上正轨后,每月的交易额都在2000万元以上。不过,黄承松对此成绩并不在意,“电商是大趋势,这个数字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要知道,去年‘双11’天猫一天就卖了132亿元。”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