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09年上海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在闵行区体育馆举行,吸引了本市2万名应届生参加。在招聘会创业指导场地上,多名大学生向专家表达了开餐饮店、点心店或服装店的意向。专家表示,学生在传统项目上的竞争力未必比得上社会普通人群,最好发挥专业优势,经营“人无我有”的项目。
求职学生理性对待高薪
此次招聘会由团市委、市总工会和闵行区政府等部门承办,244家企业参加,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5654个岗位。参加此次招聘的企业大部分都是知名企业,也有部分知名民营企业。在招聘会上,所有企业一律对岗位“明码标价”,开价最高的是一家网站,为经理助理一职开出了年薪10万的价码;最低的开出的月薪为1200元左右。不过前者的摊点前并未出现火爆的拥挤场面,后者也一样有不少学生投递。“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理性了!”不少摊位的HR告诉记者,求职学生如果自认为能力无法胜任高薪岗位,他们会作出理性选择。
创业项目做到“人无我有”
本次招聘会还设置了毕业生就业、创业咨询会专场,多位专家坐镇接受职业规划和创业政策、手续方面的咨询。“总体来说,这些学生的项目大多是餐饮店、婚纱店、点心店或服装店等,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目前他们自己也大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具体如何做考虑得不是很成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年技术培训中心李元莉建议,创业也有风险,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在这些传统项目上,零经验零起点的大学生并不比一个普通人更有优势,在创业前一定要做好项目风险评估。
创业政策专家、市经纬律师事务所仲建华律师建议,“大学生最好选择一些稍具技术含量,或自己有绝对可控制资源的项目,这可补充创业经验缺乏的不足。”咨询会现场,一名学生告诉专家,他在一家石油企业实习过程中和不少客户建立了稳固联系,想今后利用这些资源做石油生意,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创业专家的肯定。此外,目前本市已创业成功的案例中,大部分都具备一定技术含量,其中不少得到过技术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