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江苏省今年将选聘“村官”5010名,目前报名人数已近5万人,平均约每10人竞争一个岗位。和以前相比,报名者层次大幅提高,其中不乏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大学生,大学生报考村官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我认为,当下的“村官热”是一件好事。记得若干年以前,大学生们都热衷于到“天南海北”(即天津、南京、上海、北京)的大城市中去求职。曾几何时,到大城市的大国企、世界500强的外企、外贸、金融等行业工作是许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理想。因为,大城市的这些工作,工作环境好,工资高,福利待遇好,能体现个人价值,比较有成就感。因此,那个时期大学生找工作时的“进城热”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现象。对于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到大城市工作更是他们跳出“农门”的标志。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洗礼,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农村的变化更是突飞猛进,让人惊叹不已。由于国家一系列优惠“三农”政策的出台,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民、关注农村、关注农业。在中国的广大农村,踌躇满志的农民们,正在豪情满志地谱写着现代农业的新篇章。在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农民出身的吴仁宝,带领乡亲们苦干加巧干,经过短短30年的发展,就创造了令世人为之赞叹的骄人业绩——2008年,华西集团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吴仁宝树立的这个成功典型,向广大大学生“村官”们诠释了这样一条道理:农村的舞台很广阔,大学生到农村大有用武之地。农村的发展需要人才,农村的发展需要有知识、有激情、有抱负的“领军人物”!当下,“村官热”现象的出现,必将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
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说:金融危机是人生中的一笔重要财富,我们不要轻易消费。当下金融危机对于广大大学生“村官”来说,也是一次锻炼才干、磨练意志的绝好“机会”。大学生“村官”们更是要抓住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负重拼搏,迎难而上,为当地农村经济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书写自己的浓重一笔。“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