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15名在校大学生组成异地创业生存团队,每人只带100元,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生活15天。日前,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15名大学生在合肥开始了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异地创业生存体验之旅。这15人中,年龄最大的是1987年出生的队长梁军军,最小的是1990年出生的队员周衡。 15人、15天、1500元的种子资金,对于一群在陌生城市的大学生来说既是挑战又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锻炼。据了解,队员们还带有一个锦囊,里面装着一张银行卡,锦囊一旦启用,也意味着“体验活动的中止”。
“豆浆八宝粥,一块钱一杯,经济又健康……”7月11日来到合肥的第一天清晨,15名大学生就开始了第一次的集体创业:到合肥火车站附近卖豆浆。凌晨5点30分,他们就从市场里买回一批豆浆和八宝粥,手提肩扛运到火车站。 “摊子支好了第一声“吆喝”却难以开口。 ”队长梁军军说,“后来人多了,大家才放开了些。 ”
为了能挣到更多钱,大学生们又去了水果批发市场,运回一批西瓜来卖。 “起初,我们不懂得怎么挑西瓜,平时在家里都是吃爸妈买好的。 ”大学生介绍,他们一开始都分不清青皮瓜和花皮瓜,后来通过跟瓜农聊天,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学会了“看、拍、听”的基本方法,通过西瓜的形状、瓜秧的新鲜程度以及敲拍后的声响挑瓜。路过的市民看到这群大学生高涨的创业劲头,纷纷停下脚步上前买瓜。 “不到两个小时,西瓜就全卖完了,净挣了将近800块钱,真把我们乐坏了。 ”部分大学生还开展了卖报活动。他们身着统一的黄色队服,带着批发来的报纸前往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叫卖。在卖报纸的同时,他们还向市民们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1%的人认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会成为一种就业的趋势。
为了省钱,他们吃住开销都是最节俭的,租住的是合肥市张洼路附近小巷里的民房。
19岁的周衡是个秀气的女生,在家是独生女。她在日记中写道。 “我去酒店、休闲会所、餐厅应聘,虽然次次碰壁,但我不气馁!终于,有个餐厅决定用我,老板给我开出30元一天的工资,让我好happy哦!站了一天,脚酸酸的,腿也肿了,的确很累!看到餐厅里的客人好浪费哦,一大盘子菜还剩下那么多都不要了,以后我一定要节省每一分钱,赚钱太不容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