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胜利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了分赛区,共设置了66个赛点,900多所院校的1.5万多名选手和200多个创业团队参加了本次大赛。2012年5月25日—26日,621所院校的2000余名选手代表和20个创业团队参加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IBM中国总部举行的总决赛。
来自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张慧东同学和来自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王靖同学分别夺得了 “JAVA软件开发”本科组与高职高专组冠军;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谭传奇同学和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裴翔云同学则分别勇夺“C/C++程序设计”本科组与高职高专组冠军。来自苏州大学的创业团队获得了创业团队赛的一等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60所院校获得了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40所院校获得了大赛优胜学校。
作为第三届大赛,今年的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无论在参赛院校的规模以及参赛水平上,均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总决赛三等奖及以上选手,如果获得本校免试推研资格,将获得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众多知名院校的面试资格,并优先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各学校均反馈大赛是学校软件专业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一方面起到以赛促学的效果,一方面也是检验教育成果的一杆标尺。竞赛的方式和结果,客观上可为相关专业的教师完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和帮助。东软、亚信联创等一大批知名软件企业也表示,通过大赛这个平台可以向院校传达企业对软件专业毕业生的能力需求标准,有利于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同时,大赛组委会在决赛期间举办了知名企业现场招聘会,来自百度、中国电信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在现场向获奖选手提供免笔试直接面试的绿色通道,大赛的获奖选手成为了各大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为推广优秀的软件创业模式及政府扶持模式,发现优秀的软件人才和软件项目,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提高,从第三届大赛开始新增软件创业团队赛竞赛科目。创业团队赛由IBM公司全程赞助,大赛围绕“智慧、创新、成长”的主题,由每个参赛队独立设计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应用系统或软件架构。获奖团队除获得最高5万元的创业奖金之外,还将获得投资机构面对面交流以及后续创业跟踪辅导等服务。
大赛由曲维枝参事担任大赛组委会主任,倪光南院士担任大赛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曲维枝说,我们举办“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目的是为优秀人才搭建脱颖而出的舞台,争取从大学生中发现更多软件人才,为我国软件产业培养更多新生力量。希望各位参赛选手利用好大赛平台,加快成长,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兴旺发达的生力军。软件服务业司郭建兵副司长在讲话中也讲到,我们软件产业的发展呈现了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积聚效应明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特点,软件大赛的院校参与数量、企业支持程度都有大幅提升,反映了大赛的目的和意义,是与当前我们软件产业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相适应的。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王希征副主任介绍说,软件产业作为智力密集型产业,其发展的核心是人才。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结构合理的软件人才队伍是促进我国软件服务业由大变强的关键因素。面对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改革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软件人才培养力度,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因此,中心坚持持续举办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是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推进产业发展的有益尝试。
第三届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管委会承办。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