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头:省城一高校大二学生郑若愚,今年20岁的他已经是十家店的老板了,自己单独经营了5家店面,还是另外5家店面的股东。他的第一桶金是在浙江海边摆地摊赚的近两万元钱。目前,郑若愚的资产有近20万元。(见本报9日A06版)
大学生创业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也争议众多,包括创业时机和创业方式,以及就业和创业的选择问题,都有各种不同说法。也有大学生在这各式各样的说法中迷失,就业有点困难,创业也不被看好,不知道该信谁的好,于是只有在迷茫中更迷茫。想法有千百个,也顶不上亲身实践一回,本报9日报道的郑若愚同学就用行动证明了这个道理,一个才大二的学生已经拥有多家店面,不再靠父母的同时,还为自己准备好了下一步创业的启动资金。
读完郑若愚的创业经历,给我们不少启示,除了心动莫如行动这种生活道理,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低处入手、从身边着手,郑若愚同学目前的成功正是来自于这两点。
郑若愚的从低处入手,在于其启动资金来自摆地摊这种相对低端的商业行为;而从身边着手,则是他目前开展的业务、经营范围和业务对象都是他最熟悉的校园,以及周边学校的同学。这两点创业经验正是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学习的。
很多成功者都建议大学生创业可以先从小商小贩做起。“80后”的创业先锋、北京康盛创想的总裁戴志康就用自己的创业经历,告诉很多大学生别小看这种简单的贩卖,培养的其实是一种商业的感觉。而且摆地摊啊,贩卖些东西也能更早地接触社会。越早接触社会就能更早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所以,从低处入手不失为大学生创业初期的一种不错选择,当然前提是不能耽误和影响学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