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老总” 率先成为精英白领
相比“考碗”大军中不少人的被动与无奈,大学生创业一族则显得更加主动且富有激情。在前不久举行的2010第五届成都青年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来自全市各高校的大学生们呈上了各式各样的创业点子,从幼儿教辅到活体雕塑,每一个项目都让人耳目一新。
在众多大学生创业精英面前,最终夺冠的维虫品牌设计有限公司老总陈佳毫不费力地掳走了所有人的目光。这位还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读大四的创业型大学生,上大一时还只是在当兼职辅导老师,到了大二,颇想干一番事业的他便邀约了几位同窗好友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品牌设计公司。虽然公司目前员工仅有寥寥几人,但人均数千元的月收益早已让大家达到了“白领”水平。
“这个公司是我事业的起步,我也将为此继续坚持我的创业梦想。”已经被学校顺利保研的陈佳并未满足于当前现状,在准备接受研究生学业的同时他也在积极开动脑筋扩张公司的“势力范围”:“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毕竟,在这个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
专家解析
“考碗”热的背后是畏难的心态
无可否认,报考公务员确实对年轻人是种不错的选择,至少在某种意义来讲,考上那一刻起,你就开始享受国家给予你的种种福利和待遇。公务员的稳定工作真的就比创业好吗?难道选择“考碗”的大学生相比创业大学生来说,就真的没有社会竞争力吗?实情还真不是这样。
在充斥着一片找工作不易的议论声的当今社会中,“稳定”对于不少大学毕业生的诱惑着实不小。但让这个想法在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心中落户生根,家长的“功劳”不可小觑。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日后无忧”,主动承担了为孩子未来出谋划策的责任。而一些满怀着创业激情的年轻人在创业之初,也免不了与求“稳妥”的家人一番唇舌斗争。全国人大代表景新海就曾为此提出建议:大学毕业生不要为了求稳而去考公务员,应该去闯一闯。
“大学生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优势有那些,才能明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对于部分大学生为了追求稳妥盲目跟风“考碗”的行为,教育专家并不赞同,“大学生们缺乏的并不是竞争力,而是一种竞争态度。要知道,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学生中不乏优秀尖子生,对创业之路的未知艰辛才是令他们放弃拼搏的主要原因。只有端正了就业心态,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才能促使更多的大学生走上正常的创业就业之路,从源头上扭转这种‘公务员大热’的不正常现象。”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