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李维民(上海瀚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2007年,我从朋友处借来了微薄的启动资金,准备开一家公司,经营电子商务网站。然而,正逢全球金融危机,高额的运行资金、昂贵的办公楼租金、税收的压力让我一筹莫展。此时,我打听到虹口北外滩开业园区有个网上创业基地,专门吸纳青年知识群体入驻创业,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了,结果不仅环境好,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也大:引进行业协会规范管理,管理公司给予代理记账、咨询配套服务,使创业者入驻后有强有力的保障。租赁满一年后,公司内缴纳社保的所有员工,都可有2000元/人的房租补贴,这种最直接的补贴方法更增强了创业者积极性。我当即申请入驻,3年来,依托园区的资源优势和各方面配合支持,我的公司已从当初一间不足11平方米的办公室,仅有2名员工,发展到40多名员工,两间办公室,总面积达500多平方米,每月盈利50多万元。
管理关?虚心学习:
多听前辈“现身说法”
新闻视点:创业是条艰辛路。你觉得大学生创业应保持一种怎样的心态?
杨永华:有创业者说“选择创业就是选择折腾自己”,但创业成功之后的喜悦和收获,也非常大,创业的人生也必然是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业首先要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人的创业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一群人的创业可以改变大家的未来,大学生不都做就业岗位的竞争者,还可做就业岗位的创造者,怀着社会责任感去投身创业;年轻学子也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这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新闻视点:与经历丰富的人相比,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普遍面临管理问题的瓶颈。对此,你有什么好建议?
杨永华: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也是广大创业者面临的普遍问题。大学生创业,坚持非常重要,80%的创业失败者是在创业第一年退出的,所以首先要努力坚持挺过创业初期最困难的时候,要有应对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方法,有人说现在是“剩者为王”的时代,谁坚持下来,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同时,要注意团队凝聚力,现在不少大学生创业者失败了,就因为初期的创业团队因利益分配等各种原因分崩离析,最终导致失败。
此外,还要注意不断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在创业过程中加强学习,针对自己能力的短板,不断通过学习来提升。
【案例】赵瑞乐(开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专家):1993年,我创办上海乐德塑料制品厂,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牙线牙签制造商。2000年,我首批加入了开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能把自己商海的酸甜苦辣与众多初创业者分享共勉,是荣幸和快乐。在去年“一帮一”创业者与开业专家结对活动中,我与大学生创业者徐保华签约结对,经过一段时间指导,徐保华成立了乐帮墨驰文教用品服务社。针对他的企业转型问题,我以自己的企业为例,帮助他在管理上提建议,服务社逐渐形成了组装、销售、服务等一条龙服务,申请了“墨驰”商标,并稳步打响这一自主品牌,2009年底成功转制为上海鸿墨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走上正规化、企业化发展道路。指导了那么多大学生创业者,我感觉如今大学生创业者的物质条件,比我们当年好了很多,但持之以恒的精神还不够,创业中每天都会有想不到的问题,需要不断克服困难,虚心学习。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