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申奉澈:
大学生创业园区
要符合市场需求
本报记者 杨光 兴科
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始终是政府和市民关注的重点。为帮助更多大学生快速就业,尽快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省政协委员申奉澈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提案》,建议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
高校应将“创业培训”作为必修课
据了解,我省是教育大省,现有各类高校58所。其中,本科院校26所、高职(高专)院校22所、独立学院10所。“十二五”期间,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总量将持续递增,2011年突破15万人,保持高位运行。申奉澈表示,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就业总量性矛盾长期存在的严峻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将日益凸显。解决不好,不仅影响社会和谐,给社会安定带来不稳定因素,也会给高校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为此,申奉澈建议对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适当放宽毕业年限限制,加大毕业生在校期间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各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创业指导,将创业培训作为必选课程,全面展开,引导更多的毕业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
同时,相关部门应研究制订扶持高校开展创业培训的补贴政策,逐步将创业服务引入校园。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加快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大学生创业园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突出解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场地、市场准入、税费等问题。
政府要实行“即时就业”承诺服务
“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的后续扶持政策,对有志投身基层的毕业生,加大精神和物质激励力度,根据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年限,给予不同档次的生活补贴。同时,给予社会保险、报考公务员和研究生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强政策吸引力,并建立起规范的人员进退机制。”申奉澈提出,政府部门还要及时为就业困难大学生提供职业介绍,实行“即时就业”承诺服务,开发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重点用于解决特困生和失业较长时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近几年,我省就业专项资金投入和支出呈逐年增长态势,但因我省是老工业基地和农业大省,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比例较高,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投入有限。我省很多高校因资金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步履维艰。申奉澈建议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随着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逐步完善,就业专项资金将扶持大学生创业,鼓励面向基层、面向企业就业等方面的支出比例也要逐年增长。
奖励创业成功的高校毕业生
申奉澈建议在各级政府设立的全民创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每年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一定比例确定资金,专项用于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特别是对创业成功的高校毕业生,要适当给予奖励或补贴。
各有关部门和高校应加强舆论引导和就业指导,多宣传大学生成功创业、在基层就业、在非公企业就业的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修正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不正确期望。加大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政策落实相关部门与各高校要探索建立比较稳定、畅通、有效的合作模式,及时将政策送到学生手中,让他们提早熟知就业政策、提早了解就业形势、提早制订就业计划。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