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制度的启迪与借鉴
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率先开设一门创业教育课程:《新创企业管理》,共有188名MBA学生修读了这门课。这后来被众多的创业学者认为是美国大学的第一门创业学课程,是创业教育在大学的首次出现。20世纪80年代,创业教育在传统商学院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进入90年代后,美国的创业教育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美国的创业教育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正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运作系统和教育、教学与研究体系,创业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已经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直到研究生的教育领域。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学校周围创办的中小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地崛起。大学的师生利用他们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学校里或学校周围创办企业,这些企业导致了美国新兴产业的萌生。其中,最具盛名的就是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的硅谷地区。学校的师生不仅可以从企业里了解市场的用人信息,还使大批学生直接可以在这些企业实习和工作。据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统计,自1990年以来,该学院的毕业生和教师平均每年创建150 多个新公司,自主创业正成为学生主动性就业的重要渠道。
美国知名大学与政府机构、企业、社区非赢利性组织、医院、健康保健机构、民间团体等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实践机会,并与上千家企业和机构如福特、微软、杜邦等长期保持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任重道远
以创业教育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范式的变革,可能是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从而也是我国构建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的必然抉择。以创业教育来增加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使家庭与大学生能够主动适应变化了的就业形势,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
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被看作是中国创业教育的兴起。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八所高校被列为创业教育的试验基地。2005年8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实施了“KAB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
2008年,包括西南财经大学在内的中国高校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发展的研究项目,西南财经大学还投入750万元,鼓励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然而,与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现状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以为,促进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以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必须要建立与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要形成支持与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与社会氛围,建立与完善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多元化的创业实践形式,创新产学研一体化机制,转变家庭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增强其创业意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