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巨大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从日前在吉林大学召开的中国高教创新创业教育学会2011年年会获悉,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去年达到10.9万人。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尖锐,大学兴起了一股创业风,这种潮流愈演愈烈,俨然变成了大学生远离竞争伤害,寻求自我救护的一种方式。不少大学生希望可以通过创业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刚出校门的高材生们一身傲气,秉承着“宁可自己当老板,也不愿给别人打工”的原则,意气风发的走上了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但是,对于身在校园里极缺社会经验的莘莘学子来说,单凭着“出身牛犊不怕虎”的蛮劲,就能闯出一片自己的天下吗?
大学生创业,变知识为资本!作为一种积极的出路,创业被广为看好而承载希望。然而,和找个稳定的饭碗相比,创业的风险要大得多,所遇到的矛盾也多得多。尽管对于大学生创业失败,社会舆论已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但较低的成功率依然让很多青年望而却步。
“说到底,创业资本难筹是大学毕业生必须面对的一道坎儿,不管是货币形态的资本,物质形态的资本,还是经验思维形态的资本。”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说,有创业热情是好事,然而大学毕业生创业绝不是“人有多大胆,地就多大产”那么简单,大学生应该看清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头脑一定要清醒。
“创业并非看起来的那么酷,”易才集团总裁、北京理工大学96级学生有着近10年创业经历的李浩表示,一旦进入了市场,一切就要依照市场规则办事,作为普通的法人代表与其他人竞争,不能再顶个学生的身份做保护伞了。从编制创业计划开始,到工商登记注册,以及企业成立后的内部管理、市场、资金、团队运作等等,学生创业企业会碰到比一般企业更多的困难。
而2010年的《全国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则显示,56.9%的大学生在创业时会考虑现实的因素,主要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这也表明大学生创业者们不再一味求大好高,“我知道现在的自己能做什么,还不能做什么,将我能做到的做到最好,那我也算是成功了一半。”现在的大学生小老板林佳如是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