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前期 必须积累经验资本
就大学毕业生来说,尽管“搭伙”创业有优势,但距离一个成功的老板还有一定的差距。石市劳动就业服务局相关负责人提醒,有意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不妨利用自己的优势,毕业后先去打工,积累创业经验和资本。
“搭伙”创业的小池、小李和小姚,毕业后分别到三家不同的民营企业打工,分别应聘管理、销售和技术岗位,相约一年后再会。由于三人是带着目标打工,应聘时主动降低条件,很快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打工期间,除了掌握了所需的管理、销售、技术技能和经验之外,还积累了近三万元创业资金。一年后,他们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成功经营至今。
“我不赞成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除非家族有企业,上学期间就积累了工作经验。”创业指导专家张会栓说。他提醒说,想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们,一定要先就业再创业。“创业就像盖房子,你只有准备好各种材料,学会了盖房子的经验,才能动手做,否则就有遭受倾覆的危险。”

创业先锋榜
■肖飞:80后团队成为行业精英
当2003年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面世后,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毕业的肖飞已敏锐地嗅到了这项技术即将带来的巨大商机。他以五名大学毕业生创业团队为班底,将人天通信以50万元注册资金正式创立,创业支点选为3G信号覆盖系统设备。
通常大学毕业生是以草根创业,更是以微小资本参与市场搏击,而肖飞则以超常的眼光,直接选择了利润空间比较充足的通信设备与通信技术服务领域。“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人天’研发的‘3G’与人们的生活和日常通信息息相关,其发展前景肯定看好。”肖飞如是说。
作为后起之秀,短短三年,肖飞和他的大学毕业生创业团队就获得了14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6项,“人天”被正式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孙杨: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淬火”
1999年,孙杨从北京国际贸易学院毕业之后,回到省会石家庄,经过长达八年的打工生涯之后,与几位同在打工时认识的大学毕业生合伙办起了自己的中艺职业培训学校。
孙杨创办职业培训学校的想法,是基于毕业后面临找工作难的困惑,而其中更多的原因是大学毕业生本人实际操作技能的欠缺。为把自己锻造成企业需要的“成品”,她来到省城石家庄,在一家培训学校兼职做教师,在积累经验、提高能力的同时,也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创业合伙人。
2008年3月,孙杨和她的伙伴们合伙投资,在河北师范大学附近办起了中艺职业培训学校。三年来,“中艺”已为30多所大中专院校的3000多名毕业生进行职业培训,与30多家企业签订了就业实习协议,使2700多名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
■周勇:让电视跟着乘客跑
在石家庄,随着公交车走进省会大街小巷,电视上新闻、资讯、动画片和MTV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让乘客上车后再也不会因为无聊而打瞌睡。创造省会这道亮丽风景线的是一群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在年轻经理周勇的带领下,他们在移动数字电视这个新兴媒体的大舞台上尽情挥洒智慧与汗水。
2006年,周勇带着一群与自己年龄不相上下的年轻人,来到石家庄组建世通华纳传媒控股有限公司河北公司。最终,通过他们的努力,世通华纳移动数字电视覆盖了石家庄、唐山、秦皇岛、沧州等城市主要公交线路的3000余辆公交车,以及部分高档写字楼、医院、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在石家庄的受众人群每天超过200多万人次。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