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网上一个“小工厂主10个月赔掉120万”的创业血泪史,正像病毒般传播:一个放弃年收入15万的工作,拿出全部120万元家当投身监控设备生产的年轻人,因为对行业不熟悉,产品无法打开市场,加上雇用的员工团队没有战斗力,面对日益增长的房租、水电、人工等成本,这名年轻人起早贪黑忙了10个月,最终花光了120万却没赚到一分钱。
著名天使投资人雷军曾说过,即便在中国创业氛围最好的中关村,也是“每天早上太阳升起,就有10家企业诞生;每天晚上太阳落下,就有9家企业倒闭。”创业的残酷可想而知。
对于年轻人创业,柳传志在点评章丘的创业女青年娄来凤时说过,“一般在我所投资的企业里边,第一次就成功的人还是少数的,多数的人都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有的还要退回去重新再做别的事,然后回来再创业。所以创业之前想清楚,这是非常重要的。”
山东大学创业与指导中心主任王兴元告诉记者,2010年大学生就业分析报告显示,全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仅有5%,而平均成功率仅占5%中的3%,也就是万分之十五。
济南青年创业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超过100人向该中心申请小额无息贷款,其中三分之一都是“80后”,60%以上都有大专以上学历,但他们所从事的行业,80%都是商贸、餐饮、服务业等,少有IT、制造业等高技术含量的创业企业。
济南青年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马虹告诉记者,眼下有三大瓶颈制约了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创业的步伐:在高校教育的环节上,往往以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为主,论坛、讲座形式居多,缺乏商业技能培训和企业家的亲身指导;在大学生的创业锻炼方式上,往往以创业计划比赛为主,忽视商业实战演练;另外,在创业扶持方式上,目前主要还是以政府主管部门的贴息、无息贷款为主,缺少天使投资人的股权投资。
15日,在济南市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办公室里,电话咨询、预约面谈的年轻创业者络绎不绝。面对求职旺季里日益增长的创业热潮,马虹既高兴又担心,“创业是一次对个人能力脱胎换骨般的历练,要鼓励年轻人的热情和干劲,但创业真的不是你想创就能创的,对其中的风险与难度,年轻人还是要考虑周全。”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