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被称为“第三本教育护照”。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全新概念。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使大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和职业的创造者,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观念。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创业意识普遍不强已经引起了各大高校的重视。全国第一家创业学院、陕西高校首家创业基金会在西安外事学院成立,为此笔者就创业教育话题采访了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兼院长黄藤。
黄院长表示,大学生创业意识差是由于在校学习期间缺乏这方面的引导,而创业成功率低,是由于实践经验太少,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要求大学能够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他说:“让学校与社会融为一体,教授与企业家融为一体,学生与创业实践融为一体,在教给学生创业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领导力和人文精神,以及创造、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具备企业家精神,通过几年不断的熏陶和培养,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成熟的人。” 黄院长还表示,CYE创业教育是一项很年轻的课题,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案例,也没有现成的制度支持,这就要求大学必须具有开创性突破,要能够大胆探索,要不断进行社会信息的获取与更新,掌握时代发展状态,从而开发出在大学生毕业后也很实用的创新、创业思维模式和创业技能。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