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某高校一名大三男生的退学申请出现在某知名网站上,其退学理由竟然是“看不起学校!”这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5月23日《华西都市报》)
说起从大学中途退学,人们乐于提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1976年,他从哈佛大学
中途退学,后来获得巨大成功,并成为世界首富。他的经历成了不少学生“退学有理”的论据,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退学的真正理由呢?
从大一开始,比尔·盖茨自觉地开始主修研究生级别的数学课,而且大都得到A。另外,别人不敢选修研究生的经济学理论课程,他选修了,并也拿到了A。他痴迷电脑,于1975年7月和保罗创立了微软公司。但直到1976年秋天,他才返回哈佛大学,做出退学的决定。用他的话来说,“我必须在学业和事业之间决定取舍。因为作为微软老板,除了必须亲历亲为设计程序和四处宣传推广微软电脑之外,我还是一个学生,还要应付哈佛大学的法律课程,分身乏术,所以必须做出选择。”据记载,那天他背起行囊,一步步倒退着走出哈佛的教学大楼;那天,对他是刻骨铭心的,是很不轻松愉快的一天。
在盖茨的退学理由中,我们看不出他对哈佛大学有一丝一毫的鄙视。后来,当有人对他提起退学一事时,他说道:“我珍惜我的大学时代,而且在许多方面,我后悔离开学校。我之所以辍学,只因为我当时有个理想———创立第一家微电脑软件公司,而这理想不能搁置。”从此我们不难看出,比尔·盖茨是为了创业而放弃学业。对他个人来说,那次放弃是一次冒险。
放弃需要勇气,但也需要智慧。在退学之前,盖茨已小有成绩,而这位姓周的同学仍处在一种懵懂状态。而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位姓周的同学退学的理由竟然是“看不起学校”。在盖茨的成功格言中有这样一条: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试问,这位姓周的同学主动去适应学校了吗?想必没有,不然他也不会一年“挂”了几科,并因此留了一级。笔者认为,盲目地退学不值得提倡。
我们无须因一个学生的中途退学而全盘否定现在的大学教育。但站在学校一方,学生之所以会“看不起学校”,值得反思。试问,如果那位姓周的同学选择的是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专业,他还会做出退学的决定吗?学校为何没给他机会换专业,或者将他推荐到其他学校?另外,学校还应该反思其教学环境,它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才智,得到更好锻炼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