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与创业:“鱼”与“熊掌”可否兼得? 现代社会,大学生跻身创富明星的传奇创业经历往往成为莘莘学子心中仰望的坐标。最近,在武汉也冒出了一位名叫胡启立的传奇人物,这位武汉科技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当初靠借钱才上得起大学,大学期间自主创业,毕业时已拥有宝马、洋房,资产数百万。胡启立的创富经历在社会引发了热议,有人十分羡慕,有人则可惜他为了创业而放弃了专业。大学生提前创业,是先富“口袋”,还是先富“脑袋”?“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吗?
现象:大学生创业的“骄傲”与“困惑”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大三从哈佛辍学,戴尔断掉了大学之路,杨志远放弃即将完成的博士学位创建了雅虎。康盛创想CEO戴志康,上大学时挣到了自己第一个50万,如今年仅26岁的他在中关村拥有一家年营业额达500万的公司,成为“80后”网络新贵中一颗耀眼的新星。如今,大学生创业已不稀奇,而且奇迹一个接一个。
武汉这位校园创富明星胡启立,进大学报到时,靠的是从姑姑那里借来的4000元钱。进入大学一年级,他就踏上了创业之路,2005年注册成立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一家专门做校园商务的公司。他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虽然与他从事的工作毫不相关,但通过几年摸索,业务越做越大,毕业时不仅赚来了宝马、洋房,还开办了自己的培训学校。忙于创业,他也耽误了许多课程,学校不得不给他安排缓考。
如今,许多大学生都在抱怨专业不对口,疑惑自己未来的职业去向……这些活跃在校园里的创业一族却早已为自己做好清晰的职业规划。“大一好好学习,尽量多去学点东西,从大二开始,寻找机会挣钱,力争大学毕业的时候,自己能当上老板。”胡启立进大学前就给自己拟定了创业计划。
对于胡启立的成功,有人十分羡慕,也有人为他惋惜。“他虽然创业成功了,但学习没跟上,而且他现在从事的工作和专业没什么关系,等于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怪可惜的。”
大学校园内因创业耽误学业甚至休学创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于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如何处理好学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是他们难以回避的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