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新闻→新闻
    


李培根: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cye.com.cn 时间:2007-8-20 15:38:38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谢湘 我来说两句

  华中科技大校长李培根: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被访者小传

  李培根,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批研究生,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中国政府关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个更大举动也在积极地筹备运作之中。得知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的消息后,李培根立即作出了当年报考的决定。当时他刚刚走出上海纺织工学院(今东华大学)大门不久,在武汉轻工机械厂当技术员(实际上是工人)。

  在李培根看来,考研是毋须犹豫和讨论的事情。作为万人瞩望的武汉市一中67届高中生,他向来是自信而坚定的,人生目标也早已明确——那就是考大学,在自己喜爱的科学世界遨游。

  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使他和那些正处于接受高等教育年龄的青年瞬间失去了机会。和许多知青一样,他先下乡插队,后招工进厂,因表现突出他还有幸被推荐上了大学。因为梦想还在,李培根没有懈怠。当机会再度来临时,他迅速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上。

  1981年,他在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7年在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校工作。他曾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副校长;2003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3月起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李校长是应微软邀请前来担任软件设计项目的评委。代表中国出征韩国参加决赛的10支团队分别来自6所大学,而他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就占了其中3个,让他特别感到骄傲的还有,学校环境工程学院给排水专业的大二学生陈志峰,一举获得了IT项目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由于韩国手机制式与中国不同,与国内联系不便,从8月5日到11日,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李校长得以有时间和他的学生们亲密相处,并有机会和记者谈论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某些问题以及学校实施教育改革的做法或设想。

  主动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记者:我注意到,在整个大赛活动中,你的脸上一直充满微笑。8月8日晚,在首尔市长举行的招待晚宴上宣布进入总决赛的代表队名单时,你拿着相机一直微笑着站在那里;8月9日下午,当北京邮电大学代表队嵌入式开发项目的演示刚刚结束,你主动站起身来笑容满面地走到后台与参赛队员握手;8月10日公布大赛结果时,你微笑着走到过道,与获奖学生陈志峰紧紧拥抱。能不能谈一下你的心情以及所思所想?

  李培根:我是为他们高兴呀,为他们自豪啊!我认为,有这么多的中国大学生来参加微软“创新杯”这样一个绝对代表世界水平的比赛并取得好的成绩,从一个侧面说明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从总体上来说是很好的,大有进步。同时中国一些高校的大学生,他们的学习方式已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学校来参赛的联创团队,完全是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队员分别来自不同的院系,是共同的兴趣吸引他们走到了一起。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说是由校方出面,学校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对参赛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包装后去拿奖,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我想强调的是,学生正在学会创新学习、主动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这是整个中国高等教育新近出现的可喜现象。

  记者:在2006年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听你作过一次演讲,题目是“主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你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实践呢?

  李培根:我在2005年做校长之后,确实经常在考虑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到底该怎样培养。我自己在国外也受过几年教育。应该说,整个中国大学中,在知识学习的教与学方面,与国外相比是无可挑剔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主要表现在能力学习、能力教育方面,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如何主动地学习上。

  高等教育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践。非但工科、医科如此,社会科学亦概莫能外。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环节是怎样进行的呢?通常由老师把实践的目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一一告诉学生,然后学生沿着老师制订的路线去做。在设定的框架和基本规定的路径中,学生的创新思想如何能自由驰骋?

  所以我认为,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实践,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所谓主动实践是什么呢?就是选择实践的对象、目的、方法、程序等,全部由学生自己动脑完成。这样做的效果会很不一样,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等多种素质都能得到很大提高,会大大增加学生今后取得创新成果的机率。

  记者:在你看来,微软的“创新杯”大赛对中国高等教育有什么启发和影响?

  李培根:微软的一些做法对于我们更新教育理念很有帮助。这次大赛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是,他们非常注意引导大学生去关心社会。今年大赛的主题是:“科技能够使人们受到更好的教育”,不少学生把关注的眼光主动投向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如残障人、文盲、儿童等,并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去改善他们的学习条件。

  我感到,学生仅仅学习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学习社会,学习情感。健康的情感是学生成才的条件之一。从大的方面来说,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家庭、对同学都要有一份健康的情感,这种情感会驱使你主动去关心和了解身边的社会,这方面如果做得好的话,你会发现很多社会问题,这就是创造的驱动源泉。发现问题,进而想解决问题,就有可能创新。

  我认为,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当前来讲,实学创新是最关键、最紧迫的问题。微软“创新杯”大赛给我的另一个重要启示是,中国应该强调实学创新,尤其是工科学科要紧密结合应用。这使我更加坚定了在本校推行实学创新的决心。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BTV13日节目录制观众报名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2012年第14届中国特许加盟展览会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