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为大学生创业支招 “2007青春创业大赛”落幕
8月26日,“2007青春创业大赛”颁奖典礼在赛博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举行。大赛作为本报一个历时两个月的活动,到这里算是划上了句号。但创业的话题永不停,在颁奖仪式后举行的创业沙龙上,四位获奖选手方毅、倪旭东、郑芬兰、陈淮北跟企业家进行了一场创业对话。沙龙由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王曙光主持,得意集团董事长高德康、杭州邦达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震、东方通信原董事长施继兴与选手们进行了交流,还给他们每人支招。虽然丰厚的奖金不是人人有份,但他们的经验交流可以让更多的创业者们获益匪浅。
“创业遇到困难,活下去最重要”
——孙震致郑芬兰
做“小巷三寻”手织布项目的郑芬兰非常不容易,女儿家挑起创业重担,而且已经坚持了很长时间。60多岁的妈妈是她坚实的后盾,为了推广土布,郑妈妈还帮女儿去少年宫做织布表演,引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围观。
杭州邦达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震比较看好郑芬兰的项目,因为很多人会喜欢“返朴归真”的感觉。
“人一开始穿土布,后面会洋化,再后来又会迷上土布,因为境界不一样。看看很多大老板,现在都不穿名牌洋装,爱穿布衣。”
但是,孙震也告诉郑芬兰:创业会有很多坎坷,哪怕爬到5000米高度,还是会遇到困难。这种时候,“人活着最重要,企业活着最重要!”
“如果不行,不要硬撑,先放一放。创业像爬山,要上得去,下得来——我也是这样过来的。”孙震以过来人的口吻语重心长。
“找条捷径推广运营”
——施继兴致方毅
原东方通信董事长施继兴可是创业的老前辈了,他从1988年开始掌控东方通信,把企业引向了成功。现在,不甘寂寞的他又在推广一种电脑数据输入的新产品——跟正在努力推广自己能自动保存数据的充电器的方毅“情况类似”。
经验丰富的施继兴告诉方毅,产品开发出来后,运营上要好好考虑,找到一条“捷径”。
“开发是实打实的,运营要巧妙,然后要做到持续创新。这样才有成功可能。”听着前辈言传身教,擅长做运营的方毅在旁边心领神会。
“地面结合网络,先地面,后网络”
——高德康致倪旭东
得意电器董事长高德康创业以前做过老师,现在也在办学校,因此对倪旭东的“品格教育体系”尤其亲睐。
在推广问题上,他建议倪旭东:地面跟网络联动。
“教育这种事情,面对面效果比较好,所以一开始总是地面为主。在中高端城市,可以设置几个地面网点。如果已经开发了3~5个城市,就可以考虑加盟方式,整合社会资源。”
“网络先前的作用是敲边鼓,作宣传,但后面作用会提升的。”高德康还给出了他总结的教育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好的师资队伍、好的管理。
“徽商精神结合浙商优势”
——王曙光致陈淮北
直到颁奖典礼,大家才注意到做“首佳体育网”的陈淮北是安徽人。沙龙主持、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王曙光顿时敏感起来:“啊呀,今天是一个徽商跟一群浙商在对话啊!”
作为17岁开始做生意的“小徽商”,陈淮北觉得自己身上继承了肯吃苦、坚韧不拔的素质。“在浙江,又发现了浙江人身上带有的那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王曙光建议他,“把两者结合好了,那就强了”。
[花絮]
“芬兰”登山狂,“淮北”摄影迷
这次,创业大赛四强里有两位的名字是地名,一位是郑“芬兰”,一位是陈“淮北”。这两位选手外貌一个文弱,一个憨厚,却老能冒出一些亮点。郑芬兰不但是勇敢创业的女英雄,竟然还是登山女选手。“5880米的海拔,我没有任何高原反应就爬上去了”,足以让男子汗颜。而陈淮北,颁奖完回城的车上,无意中说起自己参加过安徽省的一次摄影比赛,还拿过奖——这些选手,之前都深藏不露啊!
牵线搭桥
作为沙龙嘉宾的得意集团董事长高德康,讲故事的口才非同一般。他侃侃而谈,把自己的同事、亲戚都拉来成为故事主角。他还讲了公司的一次“感恩回馈调查”,把自己都给“套”上了。
为了答谢客户,得意公司把一些客户资料找出来,随机调查了100个家庭,问他们需要什么回馈。结果,42票选了“请专业家庭教育专家上几堂如何教孩子的课”,40票选了“教我们如何炒股”。
高德康没注意到,有个人正偷偷乐呢!做“品格教育体系”的倪旭东虽然自己不好意思提,不过沙龙主持人王曙光帮我们的获奖选手做起了广告:你不是要找教育专家么,这就包给倪旭东了!
现场接到大订单
颁奖典礼结束后,杭州邦达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震对获奖选手方毅的“备备”充电器很感兴趣。旁边有人开玩笑让方毅“送一个给孙总”。孙震大大方方地说:“嘿,不但我要,我单位的同事也要一人发一个。我团购算了!”方毅一下子吃了个“大订单”,可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