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了,假期里大学生们有许多的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比如旅游,比如培训,比如娱乐,但还有这样一些大学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早早地就开始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有的准备创业,有的已经开始创业。是成功,是失败,提前融入社会,走自己的路,对大学生们来说,都是人生中难得和关键的一次经历。
进入二十一世纪,大学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突然发现,找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2001年到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01年,114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这是一组来自教育部且不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数字。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2002年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2003年降为75%,2004年73%,2005年72.6%,到2006年,在接受调查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
一增一减,这两组数字非常直观地告诉人们: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很严峻,且在今后若干年,大学生就业将会愈来愈难。在如此严峻的社会压力下,大学生的思想在渐渐转变,一些人开始走向自主创业之路。我们国家和当地政府也根据情况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及条件。然而,大学生创业是不是他们走出校园,立足社会的一种新的渠道和方式?根据零点公司的调查,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0.01%,也就是说,成功率几乎等于零。
扫描——
创业:想过说过没做过
“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能力,要做一个成功的人。”
“是为了享受一种自由,不用打工,想做啥就做啥。”
“创业可以锻炼自己,并且是一种乐趣。”
“是为了积攒财富,赚钱。”
“毕业后工作难找,创业可让自己挑战失业压力……”
谈及创业这个话题,绝大多数同学都有过创业的冲动和想法,说起创业的动机也都头头是道。但据本报记者调查,虽然昆明九成在校大学生毕业后都有创业的想法,但有创业决心的学生不到一成,而真正创业的人更少。
“创业我想过,不过不知道要做什么,具体怎么做也不太了解。”在校大学生张某这样说。
想得多——大部分大学生都说自己有创业的想法,但是仅仅停留在“想法”上,问及准备做什么,该怎么做,则一概不知。而对于国家优惠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基金和社团,我们大学生也大多不了解。在校大学生李某说:“国家有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我没有听说过啊!”
反正我没钱——“这些我都知道啊,不过我没有资金啊,所以就没有细想。”对于大学生创业,在校生黄某这样说。有的同学对相关政策很了解,但是认为自己资金都没有,还谈什么实践,当然也就不会去了解工商局、税务局、银行的有关情况了。
先就业再创业——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创业时机不成熟,应先就业再创业,等自己先在社会上磨练一下,碰见好的机会,积累了一些资本再说。
没想过——“我毕业准备考研。”“我没有想过,毕业了回家再说吧!”据记者调查,不想创业的那部分大学生,一部分是因为想考研,一部分是想直接就业或是出国,当然也不乏等着回家“啃老”或是嫁人的学生。 无论大学生怎样回答这个问题,自主创业的概念已经悄悄进入了他们的思想。

透视——
创业,我们为何举步维艰?
眼下,虽然社会各界都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及条件,比如说小额贷款、创业基金等,但是,在没有担保人的情况下,大学生很难以贷款的方式得到创业项目资金,而创业成功的大学生通过国家贷款来实现筹集资金的比例很小。所以许多大学生想自主创业也因资金问题而告吹。
外因:优惠政策还需进一步落实细化
吴同学,长安大学大三学生,他自己创业已经三年了。他说:“上大学三年来,我一共才从家里拿了8000元,其他的费用,包括学费都是通过自己赚来的。”
“我现在已经没有做了。”这是小吴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这令记者感到非常意外,因为把小吴介绍给记者的同学说他很有经济头脑,在创业方面做得很成功。问及没有继续做下去的原因,小吴说:“我没有启动资金,因此所做的事业就做不大,自己一个人零零散散做的话,只要稍微做得好一点就容易受到竞争对手的打压,因此十分困难。”
对于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小吴似乎比较失望,他说:“就算是大学生也需要担保人。”因为没有担保,银行拒绝了小吴的贷款请求。
当记者问小吴到底想做什么,项目的发展前景在哪里时?小吴没有直接回答记者,而是很神秘地说:“只要你能发现未来小市民主要会消费什么就能赚到钱了。”
大学生创业什么东西最重要?小吴的答案中没有提及经验、技能、知识、才智,更没有说资金、创业项目。小吴认为创业最重要的是人脉关系。
创业必须得靠人脉关系吗?一个大学生哪来的人脉关系呢?这个答案的对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另一个问题。
4月份,昆明某报曾报道过有关大学生孙西平开冷饮店办证的事。孙西平说:“我这几天头都大了,办证的手续很繁琐,我已经去了好几天都没有办下来。”关于办理手续优惠的事,孙西平也苦笑着说:“一共也就优惠600多块,杯水车薪啊。” 在调查中,大学生的创业资金都是通过贷款之外的其他途径解决,由此看来,国家优惠政策与现实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还需进一步落实细化相关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