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团市委与市供销总社联手发起“绿色回收进高校,续航希望工程”活动正式启动:贫困大学生可申请创业资金,在校园当回收废品的小老板,既可创业,又可充任“环保清道夫”。
回收废品四方共赢
据活动工作小组成员聂晓莉介绍:具体与学生们合作的,是市供销总社下属的绿色再生资源公司;学生提出申请,经确认后,公司将与其签订帮扶协议。公司将免费对学生进行废旧物资回收知识培训,并提供回收废旧物资所需的部分专业工具、价格表及启动资金。
“启动资金最低500元,做得好上不封顶,废品一周一收,款项一周一结。”聂晓莉解释,学生按照公司给出的指导价收购废品,公司则按市场价(比指导价高)从学生手中回收,让学生赚取中间差价。
“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只要多付出一点劳动,月收入大概有400元左右。”聂晓莉称,每月双方会根据市场行情确定校园内废旧物资回收的价格,如果市场价格波动,次月则按行情调整。
“这其实是为贫困生提供一个创业平台和勤工助学机会。”聂晓莉说,她们曾有过调查,发现贫困大学生其实不愿意接受别人纯粹的资助,感觉那是施舍,会没面子、伤自尊,所以她们才设计出这个方案。
聂晓莉称,这项活动将实现四方共赢。一是贫困学生获得公司提供的创业资金回收废品,每月收入解决生活费用后还略有节余;二是公司通过回收学生所收废品,赚取一定利润;三是学校废品经有序回收,环境清洁;四是废品经学生回收,直接进入我市最大废品存储基地,避免二次污染,对社会大环境有利。
不守诚信取消资格
公司还将与学生互签诚信协议。
聂晓莉解释:诚信协议其实是约束双方。公司必须无偿提供启动资金,同时按时按价回收废品,并提供免费培训等服务,公司未尽以上义务,学生可向当地法院提起上诉。学生则必须妥善保管启动资金,不得挪作它用,诚信经营,不然就会被“剥夺”资格。
聂晓莉说:这是一项欲长期开展的公益活动,如果当事人不信守承诺,把启动资金挪作它用,不仅公司利益受损,还会让引起资金短缺,影响其他贫困学生加盟。
心理辅导解除压力
“每隔两个月,公司要召集学生开会,除解决学生在回收废品遇到的难题外,将重点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聂晓莉介绍,当学生在校园展开这项工作时,难免会遭遇各种议论,精神上会有很大压力,这时心理辅导就要跟上。
目前,已有包括重大、重师、工商大学等在内的学生踊跃咨询、报名。重大研究生司成均和重庆交通大学学生郑庆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项活动对贫困学生很有帮助,可能有些同学会因面子观念作祟不敢报名,所以心理辅导也很必要。
欲从事校园“清道夫”工作的学生,可致电63788979咨询、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