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选秀活动早已泛滥成灾,选出来的“秀”们也都如过江之鲫,熙攘得很。2006年这一拨儿超女,貌似已淡出“非粉丝”大众的视线;2005年那一拨儿老超女,也并没有一如去年人们妙想中那样,成为天王巨星。
李宇春的实际唱片销量与去年那三百多万的票数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周笔畅、张靓颖、何洁等人更是如此。“美国偶像”动辄几千万美国人投票,选出来的明星如今的发展最多只能算得上二线,无法与选秀时的盛况相提并论。人们更愿意把选出来的“秀”们当成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偶像。
这里就是关键所在:大众选秀出身的艺人,缘何难以成为天王天后?
答案之一大众将其定格为“选手”
选秀节目,通常以大众的选择、投票作为基本评判标准。虽说有“黑幕”存在,但主办方为了保证收视率、合作方为了将来的操作,基本上都会顺应民意,绝不轻易淘汰人气选手。到后来,评委基本上只是几个装饰摆在那里。
此时,选手的生杀大权就交给了观众。选手们为了能够继续走下去,通常会想尽一切办法拉票,动不动泪流满面,哭天抢地。这些场面被“粉丝”们看见了,可能感动[创业网www.cye.com.cn]到比偶像哭得还凶;但普通观众看见了,一开始心酸,看多了漠然,看太多就闹心了。
于是在比赛结束之后,普通大众心中会将这些人定格为“选手”,不会忘记他们最开始傻气的样子,不会忘记他们煽情的眼泪,不会忘记这些人只不过是由自己挑出来的普通人。
全民娱乐从来没有太多深度与内容,底,只为博君一笑。人们对粉丝,尤其对选秀明星的疯狂粉丝很不理解,慢慢普通粉丝们的温度也就降了下来。喜欢他们的群体始终是那么一拨儿人,很难打滚儿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