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牡师院2008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打响我市高校毕业生首场『就业战』,此次招聘会共有126家单位登门,最后有300多名毕业生签约。
校园兼职为创业埋『伏笔』
招聘会结束后,牡师院中文系学生李蕾说:『我投的5份简历至今还没有信儿,估计石沈大海了。』但李蕾依然很自信:『我做过很多兼职,也做过某产品的校园代理,有营销经验,如果干不了本行,我就干营销,实在不行就自己开个小化妆品店,总之要找点事干。』
牡丹江大学计算器系的王巍自认为已经摸到了计算器的『精髓』,一心想走IT路,但迫于竞争压力,他拟定了『三步走』的创业战略。第一步是网上开店,第二步是合伙开网吧,第三步是搞软件开发。小王笑着说:『这只是一个初步设想,但有梦就有希望』。小王的设想并不是空中楼阁,他在校内连续获奖学金,在校外大企业也实习过,做过兼职网管,实践经验相当丰厚。
『读大学时,我就到过一些民办高校实习,不但学到了如何教书育人,也旁观了人家的办学思路,所以毕业后想尝试开办一个小型培训班。』牡师院法律系的学生郎士超说。
共同为大学生创业注入活力
牡师院就业指导处教师马弘伟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在全校实行的『第二课堂』,就是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是短期和应急性质的培训。因为创业是一个较为艰辛的过程,需要事先精心的准备,包括在认识、技术和资金乃至经营理念等各个方面的准备。这个准备过程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以非师范专业为例,在大一、大二就有意识地引入创业教育,让他们意识到就业的多种选择,引导学生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准确定位。
市人纔市场主任张衡君在谈到毕业生自主创业时说,无论是毕业生自主创业,还是被动创业,都能缓解目前紧张的就业形势,尤其是在经济转型时期,更需要依靠技术和知识创业。在这个过程中,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以推动企业逐渐摆脱较高的劳动成本,形成以技术、资本及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带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