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
47家学生公司“入孵”财大
据了解,江西财经大学是我省首个建立创业孵化中心的高校。昨日,记者来到该校。该校团委副书记习金文告诉记者,该校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于今年9月7日成立。当时,首批入驻就有45家公司,所有的法人代表都是该校在校学生,而公司的400多名职员也全是该校的在校学生。这些“学生公司”在这里将免一年以上的场地租赁费,而他们的经营活动、内部管理、团队协作等都有由专家级老师组成的智囊团提供指导。
从目前情况来看,落户中心的公司最多的时候达到了50家,现在有47家,而且,还有10多家公司正有入孵意向,其中,有30多家实体企业,10多家模拟企业。
何为实体企业或模拟企业?习金文介绍到,实体企业必须是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法人实体;入孵的实体企业法定代表人原则上为在校大学生或本校已毕业的学生,接受孵化中心的管理;法人拥有企业所必需的营运资金和从业人员。而模拟企业入孵,需要有较成熟的模拟项目;有明确的项目负责人;有模拟运营项目的资金和人员,能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
260万元为学生创业筑平台
据介绍,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由该校投资260多万元建成,总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昨日上午,记者步入其内,这里俨然已是个写字楼,一间一间的办公室,就成了该校学生创业者的公司所在地。记者看到,办公室里布置得整齐有序,“上班”的学生们也是丝毫不马虎,对每个前来的学生客户都热情接待。
团委副书记习金文坦言,创办这个创业孵化中心,并不是想让学生“发大财”,更不是想增加学校收入“发小财”,而是要顺应当前创新创业的时代潮流,为在校学生构建一个创业实践的教学体系,一个大学生体验创业、锻炼创业能力的平台,一个培养创业者的摇篮。
企业“入孵”有严格的制度
习老师告诉记者,模拟企业基本上每个学院都有1个,为每个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操作平台,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校在对进驻孵化中心的实体企业也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学校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求每一个企业都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据悉,每个进驻的实体企业都须有营业执照。其次是要和该中心管理委员会部门签定合同,在进驻以后,要按照合同和协议上的条款来办事,入孵公司需要提供年度经营报告和季度经营报告。在经营的过程中,还要求必须有原始的经营凭证和帐目。如果公司出现不合法或者亏损的情况,管委会将下达整改通知书或者直接让其退出孵化中心。“无论是进和退,都是按照严格的程序来办的。”
据了解, 孵化中心还加强了和其他兄弟院校及创业中心的交流。据习老师介绍,孵化中心将和南昌创业中心深入交流,把学生的知识用到社会上和实践中去,让学生的知识和社会上的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创业技能得到更大提高。
80多位“高人”成创业智囊
我省的高校毕业生想开创一番事业,省内有关部门有什么政策扶持呢?昨日,记者采访了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处的王老师,他告诉记者,自2003年起,我省教育厅就联合了省地方税务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了关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措施,并下发了《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实施办法》。文件要求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地方税收管理部门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相互配合,积极支持,简化审批手续,并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使得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可享受与下岗工人自主谋业同等的减免税收优惠政策。
王老师告诉记者,江西省高校毕业生相对于广东、浙江一带的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还有较大差距。针对这一现象,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于今年11月对来自全省各高校的80多位高校相关就业指导负责人,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创业培训。该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省高校毕业生更为全面系统地了解自主创业,培养增强自主创业意识,学会自主创业的本领及了解掌握自主创业所需的必要程序。(蔡安帮 周斯文 杨荣华 付美玲 韩长明 万子平)
|